采访手记

本报记者 张一鸣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就像梦中的驼铃,让海南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之地。

2013年到2016年间,借着地产的东风,海南的旅游产业创下阶段性的发展高位,通过“旅游+地产”的模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流,但在疫情前的几年里,海南的旅游产业进入平台期,特别是在海南实施严格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后,“旅游+地产”的模式走得越发艰难,后来者很难再复制先行者的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投资三年新政,海南省的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五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2.4%。

努力摆脱对房地产依赖的海南旅游产业正在努力地寻求突破,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旅游+免税”“旅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转变。

过去五年里,离岛免税购物额从最早的每人每年8000元,提高到3万元,最终到10万元,并且取消了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商品种类扩大到45大类,充分释放海南的旅游购物消费潜力。2023年一季度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过了2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奠定2023年实现800亿元甚至更高销售额的基础。

尽管如此,海南旅游产业的转型之路走起来并不容易,无论是医疗、文化,还是体育,海南都存在短板。此外,目前海南省内并没有太多的大型游乐设施,国内外的一些主题公园暂时没有扎堆进入海南,海南当下的旅游产业依然主要依托当地优渥的自然环境。

为了大力发展环岛旅游,海南省建设了环岛高铁、环岛高速公路、环岛旅游公路,推动全域旅游,但从目前的现状看,不少游客依然停留在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传统热点旅游区域。

海南需要找到旅游产业转型的破题之道,与同处于类似气候环境下的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海南不管在地方经济体量,还是产业基础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想要从“旅游+地产”的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首先需要克服先天不足。

一些企业在尝试着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华侨城集团在宋氏故居中的投入,将研学与故居结合起来,但当下的收入显然并不能让企业获得足够的现金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

文化与旅游向来相伴而生,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产业,对扩大内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大意义,对于当下的海南而言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海南要努力在新一轮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分一杯羹。不可否认,海南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与旅游产业收入位居全国前列相比,文化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当地亟须补齐文化短板。

在文化旅游行业参与者类型中,上游参与者有航空、高铁企业、酒店企业、餐饮企业、景区设计企业、建筑企业等;中游参与者以传统旅行社、OTA平台、景区运营商、文创企业为主;下游参与者主要为C端旅游消费者以及B端旅游消费者。海南可以对照文化旅游行业的产业链上各个节点,想方设法查漏补缺。

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之外,海南还可以探索更多的可能,但这些所有的选项,核心都是要做大海南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离岛免税是与海南旅游产业密切相关,又高度受益的产业,“旅游+免税”让海南的离岛免税企业在过去五年里快速扩张,但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日期的临近,早前的一些政策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每人每年10万元的离岛免税购物额或将有所调整,离岛免税有可能改为即购即提,行业龙头企业需要提前应对新的变化,海南免税政策对游客的吸引力可能下降。

与此同时,海南旅游产业在疫情期间走出的向好行情,也将面临挑战。疫情期间走不出国门的中国人纷纷涌向海南,疫情过后境外游开放,海南面临的将不是国内旅游城市的竞争,而是要与东南亚的海岛国家PK。在诸多的国际旅游岛面前,海南并没有十足的胜算,首先体现在疫情放开后的几个月里,海南的旅游数据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

2023年4月末,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海南走访,不管是儋州市的海花岛,还是三亚的亚龙湾,那里的人流并没有比疫情前明显增长。三亚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每年的“五一”劳动节节前,前来海南过冬的老人都会陆续离开,到“十一”国庆节前夕,老人们又会返回海南,中间的几个月是海南的旅游空档。

4月末,三亚·亚特兰蒂斯迎来五周年庆,酒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在“五一”小长假时迎来客流高峰,与之相邻的三亚国际免税城,成交量可观。但地处儋州市的海花岛就没有那么幸运,作为儋州最大的旅游地产项目,海花岛并没有吸引来足够多的人流。

这些问题表明,海南旅游产业的转型之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需要更大力度地切换发展模式,以应对变化的内外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