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

福州卫健委官微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指出

近来

新冠“初阳”或“二阳”患者有所增多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

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

上一轮没有‘阳过’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要重点做好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的好习惯。

5月27日

福州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

陈晓红教授提醒

市民朋友们要科学看待疫情

既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

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要保持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

做好个人防护

陈晓红教授说

根据最近两周门诊情况来看,“初阳”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群体,“二阳”患者大多集中在20岁至50岁。

由于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致病力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变化不大,“初阳”患者症状与上一轮患者相比没有区别。老年人、存在基础病的人群依然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一旦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感染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不过,无论是“初阳”还是“二阳”,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

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

  • “二阳”患者多数以咽喉痛为突出症状,且年龄不超过65岁,建议可以吃疏风解毒胶囊或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

  • 若体温超过38.5℃,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同时多饮水、吃容易消化食物,注意休息;

  • 如果咳嗽、咳痰、气喘明显,建议到医院做肺部CT,排除肺炎可能。

  • 若年龄超过65岁,或者有其他高危因素,如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及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等,合理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自行随意吃药

因为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服用慢性病药物

很可能和新冠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为了安全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陈晓红教授表示

不管什么病毒,做好日常防护很重要!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高效的措施。戴口罩可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风险,不仅可保护自身,也能防止飞沫喷溅,保护身边的人。对于已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外出,以免感染其他人,若外出要戴好口罩。此外,身体健康的市民在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并保持距离。

同时,还要注意勤洗手、不扎堆,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关于新冠感染

多位专家最新研判

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情况怎样?

为什么“阳”过以后还会再“阳”?

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

近日多名专家学者进行权威解答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目前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情在今年2月份平稳转段以后,进入局部零星散发态势,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疫情有所上升,5月中旬以后进入了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

从发热门诊就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虽有所增加,但是数量还是要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时候的发热门诊就诊量。患者绝大部分还是轻症的患者,所以结合就是多渠道我们监测的数据研判,在接下来这段时间,由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

专家提醒公众,预防感染仍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

王丽萍表示,要是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这样一些场所的时候,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有慢性病基础疾患的这样一些人员和孕妇这样一些重点人员,还是建议他们要佩戴好口罩。

近期哪个变异株占比较高?致病力有变化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监测数据显示,不论是输入病例还是本土病例,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均较高,这跟全球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一致。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

在输入病例当中,XBB变异株的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在5月15日到5月21日的采集序列当中,占比达到了95.2%。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是占5月15日到5月21日采集序列的91.9%,其他的一些奥密克戎变异株,它的整体占比是不足10%的。

随着输入的变异株毒株的不断增加,还有我们国家人群的抗体水平的不断衰减,近期感染XBB变异株的病例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但它的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

“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遵栋4月19日在《新闻1+1》中表示,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尹遵栋介绍,综合考虑国内当前各类人群的接种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二阳”是否对身体危害更大?会留下后遗症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现在我们观察到的“二阳”的人群还主要是年轻人和青壮年,就是18岁到60岁这个阶段的人。

总体来说,这些人“二阳”之后,症状是比“一阳”的时候要明显轻,可能过去他有时候剧烈的头痛、“刀片嗓”、咳嗽特别重,“二阳”他自己的症状感觉是比第一次要轻,恢复也更快,一般3至5天的时间,可能第一次“阳”的时候大部分人需要5至7天。年轻人、青壮年、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第一次感染之后获得了抵抗力,在面对第二次的时候就能够更轻松、更容易战胜病毒,恢复更快一些。

专家建议,“二阳”患者不要带病上班,否则不利于感染者恢复,还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李侗曾:

如果有发烧、呼吸道症状,肯定是要休息。如果是说经过休息之后,感觉症状还在加重,尤其是超过5天了,还是有发烧,一直高烧,甚至是有胸闷、憋气这样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感觉症状不严重,绝大多数人在5天左右是能够康复的。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新冠后遗症问题,李侗曾也做了解释:

有一些患者恢复得比较慢,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般是要超过三个月,仍然存在着这些症状,并且这些症状持续已经超过两个月了,我们叫它“后遗症”。实际上符合这个定义的是比较少,因为有些患者一两个月还没有完全好,他们就比较着急来就医,实际上超过三个月之后再来就医的仍然有症状是非常少的。

国外的一些报道,就是“二阳”甚至“三阳”之后后遗症更重的,主要是依据的是一些脆弱人群,老年人和基础病比较多的人群。

最全家庭备药指南图来了

新冠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需使用解热镇痛药等对症治疗药物,如同时伴有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因素,还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务必及时就医。面对众多的治疗药物,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具有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等),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间极容易发生不良相互作用,进而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鉴于人民群众居家用药安全的需要,自我药疗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势在必行。

为此,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发起,以合理用药为导向,组织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来自全国15家单位的36位专家,制订了《新冠病毒常态化防控居家用药指南图解系列》。本系列重在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因此以图文形式发布,方便广大公众日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轻症患者

居家用药指南

一图看懂

慢病人群新冠应对指南

一图看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来源丨福州疾控、福州卫生健康、福州日报

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时报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江南都市报

编辑 | 赖 胜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徐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