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花归去,浅夏绿意来

眼下正是最美的五月天,虽然天气的阴晴不定让人略微无所适从,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出游的热情。夏天嘛,就要尽情肆意。一到周末,城墙上外地游客明显的多了起来。每每擦肩而过,总想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知道寿县多少,又会带着什么样的体验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的一节旅游专业课上,老师介绍到“芍陂”,她自然的读做“勺坡”。当时的我社恐又害羞,但在课后理直气壮的找到老师,纠正她的读音。彼时的家乡确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确实有些落寞。十多年过去,在如火如荼打造5A景区的热潮下,寿县开始吸引更多人走进她。其实从最开始的“一路向西去大理”,到阿凡达带火的张家界,再到近年的淄博,旅游“顶流”们一次次印证了:现代城市出圈走红不再简单依靠“地标”,而更依靠“事标”。寿县以古城与历史形式走这条路实在是慢人一拍,但是好在,该来的终于来了。所以春天来时,旅游热度也持续性回暖。

“喧闹任其喧闹,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当下还没有多少实际动作,但确实这几年古城在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地方不断在努力,修民宿、做宣传,从北街的“小洪崖洞”到今年春节的惊喜“灯光秀”寿县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几张家乡新面貌的合影。但这与旅游发达城市的名片相比,确有不少亟需改进之处。作为社会面来讲,快节奏化的部分人总想几分钟看完这个那个,殊不知是太多粗滥重复视频拉低了认知。

作为寿县人,我们是不是对这片土地了解太少。以至于别人吃烧烤,我们就跃跃欲试的推荐起牛肉汤。聊到古建、历史时说曲高和寡,听闻民间传说时付之一笑,然后随手又在某处评论"宣传太少"。我们不必为他处的表现“卷”出焦虑。坐拥千年历史,古城自有魅力。只是个人能做的太少了。但很多人深爱着这座古城,关心着古迹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种小吃是个故事,一句方言是种文化,一座城墙包含一段历史,一段锣鼓中听到这城中百姓的精气神,一声大鼓书中考究古城的来历户口,忘记从方言志里体会某句话的渊源发展,无视天下第一大塘的水利贡献,也没为孤独星球、国家地理等宣传杂志做出一笔补充,更没有掀开传统村落探访背后的风土人情。那些不可移动文物、文化遗产、容貌肌理,亟待真的懂这座古城的人去点亮和激活。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一座城市出圈走红,离不开一群人的努力。要努力把寿县宣传出去,全县一心,各乡镇发力,每个寿县人都尽自己所能,才能形成持久永续的文旅良性循环。

修复古建筑,打造古城区只是第一步,怎样在全国早已泛滥的古镇中脱颖而出才是关键。怎样正向扩大客源,同时反向提高百姓幸福感和实际收入,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起步初期,我们可以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治营商环境,就从交通、商铺这些引发舆论的地方下手。从景区到文创到特产,发展出自己特色,才能逐渐深入人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别在开始就怯弱,当我们讨论古城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是其实我们要做的更多,是我们要再给她点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

▌作者:一清

▌编辑:龙震琳

▌审核:小红花

▌抖音号:@shouxianre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