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反劳动法的8种行为:
·1.辞退末位淘汰的员工。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末位淘汰”与解除劳动合同之间不能等同,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依法进行。从劳动合同法看,我国法律没有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见企业管理考核中的末位员工被“淘汰”,缺乏法律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劳动合同签完不给员工。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试用期不给交五险。

公司的在试用期间不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行为违法,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在劳动合同成立期间,公司就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限被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在试用期不交、过后补交社保都是违法的。
即使说是员工要求不必购买的,工作单位也不能免责。因为社保是国家强制保险,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即使员工提出要求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
若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公司没有自己购买社会保险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

·4.不开具离职证明。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以规章为由克扣工资。

如果单位的规章制度是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制定的,那么看被克扣的工资是否跟规章制度中的规定一致。并且单位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克扣工资,被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也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6.离职未足额支付报酬。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38条、46、47条规定的,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强制调岗。

调整岗位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必须经过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强行调岗,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
·8.加班不给加班费。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却不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