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见更多农民工吃上“技术饭”

“以前在外地打工,一两年就换个地方;现在有了一技之长,晋升空间变大了,能够扎下根来长期发展了。”近日,在安徽无为比亚迪(弗迪电池)公司工作了两年的检验员费润诚说,得益于工会组织的技能培训,自己吃上了“技术饭”,从农民工变身新市民。

我国自古就有“技不压身,才不压人”的说法,可见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尤其那些掌握某行业顶尖技艺的人,总能凭借其高超的技艺,不仅不会失业,而且还能拿到令人羡慕的高薪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新型业态的催生,对就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尤其在我国制造业全力转型升级的今天,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这一过程更需要大量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来推动产业进一步迈向高质高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快适应快速发展形势,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除了要拓宽就业渠道外,关键就是要提高他们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端稳就业“饭碗”,并拿到满意的薪酬。如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在厦门一家公司,如果“多掌握一道工序,工资就能提升300—500元。”无独有偶,近年来,安徽无为市围绕全市主导产业,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46场次,培训农民工6106人,其中370人通过技术培训提升技术等级,不仅让许多农民工吃上“技术饭”,甚至激发了不少农民工争相回乡创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无为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各类评选中,农民工占比达31%。全市220多名获得各项先进称号的农民工先后自主创业。正如无为市总工会主席朱本芳所说,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推进,大批农民工正向“技术工”“先进模范”“单位人”转变,更好地融入了城市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于企业来说,职工的技能水平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果职工提升技能的热情不高,创新意识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也要拿出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促使职工学习专业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从而实现提升薪酬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以技提薪”收益更大,职工的技能提升了,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更有市场竞争力;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了,想出的“金点子”也更多了,有利于实现企业良性循环。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年来,虽然各地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培训资源缺乏整合、培训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以及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等问题。期待各地进一步总结经验,围绕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打好农民工技能技术培训的“组合拳”,让更多农民工吃上“技术饭”,拿到高薪酬。(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