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迟但到,这是一篇关于《AIR》电影背后的深度解读。

其实关于《AIR》这部电影,在刚出预告片时,Austin 就发现了很多细节,也蛮想出一期文章和大家聊聊其中的背景(谁让我是 Nike 铁粉呢哈哈),不过为了给大家挖出更多电影细节,所以一直等到了现在哈哈~

image:imdb.com

虽然这次《AIR》给了我很多惊喜,但首先有一个点让我非常想吐槽。还没进入电影环节,这次翻译的电影名就先让我坐不住了,为什么翻译成《气垫传奇》?看过简介的朋友应该都了解,《AIR》这次实际更多落脚在 Nike 八十年代的经营状况与 Nike 的体育营销主管 Sonny Vaccaro 如何签下 Michael Jordan 的故事,但这和“气垫”有什么关系?如果翻译成“传奇”或直接不翻译,就叫《AIR》,都会更加直观一点。

不过好在《AIR》在内容上还是非常丰富。大家都知道,Nike 在与 adidas、Converse 的三方角逐中获胜,最终收获了篮球之神 Michael Jordan 的球鞋代言合同。但对于其中细节可能很多朋友就不太了解,那这次《AIR》就通过中间“牵线人”——Sonny Vaccaro 的视角,带我们回顾当年的那笔签约是如何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 Matt Damon 饰演的 Sonny Vaccaro | image:salon.com

可能很多朋友会好奇 Sonny Vaccaro(以下简称 Sonny)到底是谁?对于这位「一代传奇」,Austin 觉得很有必要为大家补全他的履历。

在 Sonny 24 岁时,他就与大学室友 Pat DiCesare 共同创立了美国第一个高中全明星球赛「Dapper Dan Roundball Classic」。之后还自告奋勇向 Nike 提出了新鞋的设计,虽然 Nike 最终没有采纳,但他们却相中了 Sonny 与众多高校教练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教练让更多球员上脚 Nike 的球鞋。同时在后期离开 Nike 转投 adidas 后,Sonny 还为 adidas 挖掘到了 Kobe Bryant 与 Tracy McGrady 这两位日后的超级巨星。

两位“Sonny”在拍摄现场讨论剧本,左为 Matt Damon,右为 Sonny Vaccaro 本人 | image:aboutamazon.com

回到 1985 年,对于 Sonny 而言绝对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虽然他说服了 Phil Knight(Nike 创始人兼董事长),打算用部门的所有预算“押宝”Michael Jordan,但此时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Jordan 根本没考虑过签约 Nike!

image:sportscasting.com

虽然从我们现在的视角回看,Jordan 签约 Nike 是双赢的选择,Nike 后来成为了全世界份额最大的运动品牌,而 Jordan 也依靠 Air Jordan 品牌的影响力与自己成功的投资打下 20 亿美金的身价。但在当时与 adidas、Converse 这样的“老大哥”相比,Nike 确实只能算一位新人哈哈~

为什么这么说?让 Austin 给大家展开讲讲当时 Nike 面临的处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mage:forbes.com

如果问八十年代最街头的风格,可以是像 RUN DMC 一样的 adidas Superstar 搭配运动服(Jumpsuits),也可以是像 Football Hooligans 一样,以 C.P. Company 或 Burberry 搭配一双 Gazelle。

image:lofficielusa.com / sneakerfreaker.com

但无论是哪种风格,脚上都有一双 adidas,从 Superstar 到 Gazelle 再到 Campus,adidas 在当时确实是街头风格的当红选择。怪不得在电影中,连 Jordan 的经纪人 David Falk 都说,“Jordan 非常想要一套 adidas 的 Jumpsuit”;“要不是因为校队签约了 Converse,需要穿 Converse 打比赛,Jordan 只会穿 adidas”。adidas 当时的地位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巅峰时期的 Beastie Boys 也是 adidas 带货大军中的一员 | image:gq-magazine.co / natterjacks.com

在八十年代,可能让 Nike 在篮球领域“扬眉吐气”一回的,就是在 1982 年推出的 Air Force 1 了吧,毕竟当时大手一挥召集了 Moses Malone、Michael Cooper、Bobby Jones、Calvin Natt、Mychal Thompson、Jamaal Wilkes 六位球员组成老六人(Originals Six)的豪华阵容,虽然再往前看 Nike 还有 Spencer Haywood、George Gervin 这样的球星“撑排面”,但在属于“魔鸟争霸”的八十年代,能让魔术师(Earvin "Magic" Johnson)与大鸟(Larry Bird)两位对手共同代言 Weapon 球鞋,还有比这话题性更高的营销策略吗?

像 Kevin Mchale、David Thompson 这样的球星虽然也穿过 Nike,但毕竟没正式签约,所以 Austin 也没将他们算入 Nike 旗下了 | image:natterjacks.com

当时 Jordan 的两位偶像 David Thompson(天行者)与 Julius Erving(J 博士)都在大部分的比赛时间中选择穿着 Converse(虽然 David Thompson 后期也有短暂穿过 Nike)。如果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也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球星同款啦!乔丹也一样。

上图为 Julius Erving,下图为 David Thompson | image:247sports.com

在我们开始聊 Nike 球鞋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电影里给出的 1984 年篮球鞋市场份额,Converse 占 54%;adidas 占 29%;Nike 只占了 17%...

因为 Nike 终究还是一家以跑鞋起家的公司,如果细数 Nike 在 Air Jordan 之前比较被大众熟知的篮球鞋,有 BRUIN、Blazer、Dynasty、Air Force 1 等几双,虽然也不少了,但终究是扛不住偶像与文化的加成呀哈哈。Jordan 还是选择在比赛中穿上 adidas FORUM 与 Converse Pro Leather。

image:si.com / jordansdaily.com

同时文化、球星的加成又影响了市场份额,不断形成循环,让 Nike 在当时比较被动保守。我们可以从 Nike 1985 年的产品册中看出,虽然已经签约 Jordan,但 75 页的产品册中依然只有 4 页是关于篮球鞋的。而这种“求稳策略”也可以反映到签约新秀中。在电影中,Nike 在 1984 年没料想到能签下排名前三的高顺位新秀(当然也是因为高顺位新秀一般会选择 adidas 与 Converse),而是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能“碰”到几位日后的超级巨星。所以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说 Sonny 打算用所有的部门预算签约 Jordan,算是一场“豪赌”了吧。

image:nike.com

不过这里 Austin 要澄清一下,虽然 Nike 八十年代在篮球领域算是新手,但 Nike 在跑鞋市场份额依旧是“坚挺”的,而且不仅仅是篮球与跑步,Nike 还有网球、壁球、橄榄球等非常广的产品线。而提到 Nike 最成功的跑鞋领域,我觉得离不开 Steve Prefontaine 与 Geoff Hollister 两位田径名将的参与。

左为 Steve Prefontaine,右为 Geoff Hollister | image:kicksology.net / nrc.nl

同为俄勒冈大学田径运动员的 Steve Prefontaine 与 Geoff Hollister,都曾在 Bill Bowerman 教练(Nike 的共同创始人)的指导下练习田径,还同时作为“小白鼠”为 Bill Bowerman 测试新鞋性能。作为 Nike 最早一批员工的 Geoff Hollister,还会经常带着在当时已经打破美国长跑领域多项记录,并“统治”了 NCAA 田径领域的 Steve Prefontaine(年仅 21 岁时就参加了 1972 年奥运会)在美国各地参加田径比赛。正如 Jordan 统治了 NBA 的九十年代,造就了 Nike 的 Air Jordan,当时统治了 NCAA 的 Steve Prefontaine 自然也是疯狂“带货”自己脚上的 Nike 跑鞋。

第一双带 Nike Logo 的跑鞋,当时这双的华夫状鞋底是 Bill Bowerman 真的用家里的华夫饼机压出来的 | image:graduatehotels.com

好啦为了避免继续挖坑,对于 Nike 的拓展就到这里啦,让我们回到电影~

带大家了解完 Nike 八十年代在跑鞋领域的成功,也引出了 Austin 对电影的另一个槽点,就是对于电影后期营造出的“不签下 Jordan 或 Jordan 没打出来,我们就完蛋了”的氛围。因为正如之前所说,Nike 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加上跑鞋市场,如果没签下 Jordan 或 Jordan 没打出来,最坏的打算不过是 Sonny 离职或者 Nike 解散篮球部门罢了。而且前面花了一个多小时的铺垫来讨论要不要签下 Jordan,最后 Jordan 提出还要签名鞋的销售分成时,居然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同意了,前后的反差对比实在有些草率,毕竟这是所有运动品牌此前从未给球员开出的承诺(不过我也佩服 Nike 的眼光之毒辣)。

image:rollingstone.com

话说回来,我觉得《AIR》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值得各位 Nike 铁粉观看的啦~毕竟在重现历史的同时,还有 Jordan 本人亲自对电影剧本进行修改,加入了几位对签约至关重要的人物,又避免了无关人物的出现,让整部电影的剧情非常贴近现实。好啦,这次对《AIR》电影背后故事的拓展就到这里吧,毕竟 Austin 也不能给大家剧透太多哈哈~

总之,Nike 通过一场“豪赌”,彻底地改变了 Nike 在篮球领域的形象,同时陪伴 Jordan 一路从新秀成长为 GOAT,而 Nike 做出的努力也印证了其推出的那句口号“Just Do It”。进入九十年代到千禧年之后,Nike 也通过前卫的科技与设计概念不断震惊着鞋头们,从而在球鞋市场中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我想这就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为何传奇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