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一群讲着地道的陕西话的人与世隔绝了128年,竟然出现在中亚荒漠并保留了陕西的一整套完整的语言体系,那些没有学会陕西话的人们,还会深感内疚和羞耻,由此可见他们对祖先文化仍然保持着深度认同。

除了语言,这里的生活习俗、饮食衣着都和国内陕西别无二致。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村子的每个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还说着一口地道的陕西话,生活习俗却又像活在古代,现如今的公务员他们还是一样称为衙役,把银行叫作钱庄,甚至有人吆喝起再熟悉不过的秦腔,似乎像是乱入中亚的中国人!
所以,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处,这个三国交界处,中亚荒漠上开辟出的“陕西村”,究竟是什么来头?和我国国内的陕西属于同根同源吗?他们又是为何背井离乡,在茫茫荒漠上扎根?

让我们跟随王国杰学者的脚步来去拜访这所谓的“陕西村”王国杰首先找到了村里的一位老伯攀谈,令人震惊的是老伯问到王国杰如今清朝怎样了?那一瞬间,王国杰教授才意识到,原来他们离开中国后,就完全断绝了交流往来。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也还停留在封建落后的清王朝。明明是同根于中华文化,而“陕西村”的族群认知,却停滞在了一百多年前。难道说本是中国人的他们当初基于何种原因长途跋涉、远离乡土吗?
陕西村”从何而来?既然“陕西村”人民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清朝,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就是在清朝时,为躲避战乱才逃离国土的。清朝同治年间,多处地方爆发农民起义,官民激烈相斗,生灵涂炭。

当时在陕西,以白彦虎为首的农民帮派,聚集了社会上最穷苦、卑劣的阶层百姓,试图扛起兵枪,一举灭了清朝封建政权。即便战争一开始,白彦虎的军队还略占上风。
但随着清军增援兵力,白彦虎的队伍很快被打得一败涂地,很多年轻壮丁死相甚惨。原本激战得面红耳赤的手下见状,开始撂下兵器纷纷逃窜,大部分都死在逃亡途中,只剩不到3千人,跟着白彦虎逃到了如今的中亚地区。

于是他们就逃到如今的“陕西村”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彦虎那一代人陆续离世,所以他们哺育的后代对家乡陕西的印象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些后代们清晰记得的是,长辈对他们的教诲:绝对不能让陕西话失传,更要记得自己是陕西人。
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当时的三千人也发展壮大到12万多人。他们彻底脱离家乡陕西独立生存,又没有完全被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习俗同化,而是形成了一个新的东干人族群,过着与世无争、对外隔绝的安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