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观测结果来看,大部分恒星系统中一般都不止一颗母恒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太阳也很有可能拥有过自己的姐妹恒星。关于这个猜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穆勒的天文爱好者在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之后,率先提出了两个太阳的想法,并且推论出其实太阳也有一颗自己的伴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许多的科学家又对它进行了研究,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太阳系诞生早期应该也是一个双星系统,只不过另一颗恒星比太阳小的多,是一颗红矮星。但随着太阳系的演化,这颗恒星不知为何离开了太阳系。

或是它根本没有离开太阳系,而是在距离太阳非常远的地方运行,而我们之所以观测不到它,是因为它的表面温度太低,几乎不发光。
虽然难以观测,但科学家试图通过两个现象去佐证这颗伴星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和2010年先后有两个古生物研究团队对生物灭绝周期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发现在过去的五亿年间,生物的灭绝周期大致都在2700万年左右。因此他们认为太阳有一颗公转周期为2700万年的伴星。
这颗伴星每2700万年就会进入奥尔特星云附近溜达一下,给地球带来毁灭。因此它的名字被命名为涅墨西斯,是希腊神话中冷酷的复仇女神。

研究人员经过计算后认为,涅墨西斯的近日点约为1光年,远日点为3光年。当它处于近日点时,会对奥尔特星云和柯伊伯带造成引力扰动。这两者都是太阳系中的彗星仓库,因此会有大量的彗星脱离自己原有的轨道,向内太阳系前进。这就使得地球被彗星撞击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地球的周期性生物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