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航班首航倒计时#
“你还记得阿尔卡特、马可尼、北电吗(指的是曾经制造电信产品的西方公司)?”
特朗普政府前副国家安全顾问马特·波廷格在谈到中国C919时,说到:“那些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它们已经死了。空客和波音现在都在被杀名单上。“
我觉得这是对中国C919最大的褒奖。
1、先看看C919对国内航空市场的帮助吧。
第一,当然就是购买飞机廉价了。
从我们自己制造的成本就能看出,C919的成本大概是竞争对手的一半。要知道这是成本的一半。
而一家波音737大概是6亿人民币,使用年限是25年,这让波音公司一度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被称为利润高过烟草的暴利行业。
而中国的内需市场估量是世界上对飞机的需求量最大的。
中国商飞公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猜测年报(2021-2040)》显示,估计未来20年,全球将有超过41429架新机交付,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以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础)。该年报还估计,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按照空客 2018 年的一份报告猜测,到 2037 年中国国内市场将需要 7,400 架额外的飞机。
因此,C919商业化首飞,第一最大的帮助肥水不流外人田。
要知道对标波音737,C919廉价了1.5亿。这当然会减少航空公司的采购成本,比如海南航空一次就订购了60架,这可就是节省了90亿的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降低,这当然间接会降低运营成本,那么老百姓等待的票价是否也应该降低呢?国有航空为不敢保证,但主打廉价航空的民营航空公司是铁定有了进一步降级的勇气。
2、去和波音、空客一争高下。
强大的内需市场是C919的试金石,只会让它不断进展成熟,这当然就给足了和波音空客竞争的底气。

一方面,正因为和美国大飞机零件厂家合作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才是美国最近科技制裁并没有涉及飞机制造领域的关键原因。毕竟,中国铁定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这样的需求,即使美国制裁,中国一样可以找空客购买整机,到头来美国一分也赚不到。
因此中国的内需市场,以及欧美利益的分歧给了我们大飞机迅速进展的优良契机。说白了,中国大飞机,老美也赚钱,只不过赚的少点,但总比廉价空客好。
另一方面,中国大飞机想要走向全世界,使用欧美制造的飞机零件是一个重要标准。
判定一款飞机是否有飞行资格的主动权,掌握在美方和欧洲安全局手中,只有从他们手中猎取到准飞证件,才能在全球内正式投资和释放,否则缺乏真正的数据作为支撑,C919飞行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其他国家情愿买单。为了能够尽快打入国际市场,我国在C919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零件大多为国际巨头提供的,技术成熟且有保证,而且他们都是依照国际检验标准制造的,还完成了高寒情况的测试,从这一数据中能够看出,C919已经做好了向国际市场冲击的准备。
以上两个方面,最终也决定了中国大飞机必须使用美国零部件作为重要提供商,当然也正是因为具备了以上2个条件,中国大飞机会更容易走出中国,实现另外两个巨头的直接抗衡。
为了以防万一,中国自己一样还在加快飞机零部件的自我研发。从半导体领域的制裁我们已经明白,核心科技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C919商业化首飞,虽然是中国大飞机的一小步,但事实上,也是中国突破技术封锁,走向全球的一大步(看看上图,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美国公司都被要求是合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