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迎来商业首飞,是由东航执飞,航班号特别设置为MU9191。预计28号上午10:45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13:10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这也预示着C919正式迈入一个新阶段,目前为止已经在全球销售超过1000架,打破了欧美对于大飞机的垄断,在波音和空客之外,来自中国的大飞机也加入了竞争。
预计到2041年,中国航空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多架,占全球市场21%,这么大的市场,我们的国产大飞机是不会缺席的。
很多人总是说国产大飞机C919是组装机,不算是国产的,其实误解了,这种商业大飞机没必要100%国产,目前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60%,这跟空客和波音的本土化率差不多。

如果非要追求技术完全自主,那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只有通过第一步的组装,造出世界一流标准的先进飞机,才能不断带动其他子系统的发展。
哪怕是只有30%的国产化率,我相信也是值得称赞的,更何况现在已超过60%的国产化率,毕竟通过C919来磨合技术团队和工人,要想发展就得不断地投入,保持稳定的团队。
以航空发动机来说,自研自产始终是我们的第一目标,毕竟美国和欧洲都有自己的发动机,这个技术我们必须掌握。

虽然国产大飞机C919配套的航空发动机是CFM的LEAP-1C,甚至还曾出过发动机反推故障,但是相关技术我们已经掌握,那就是我们自己的CJ1000A发动机。
CJ1000A目前已经在运20空中试验平台开始挂飞,预计2年内就可以完善,到时候即可装配到C919上,逐步替换LEAP-1C。

其他像航电、飞控、起落架、高升力系统等基本上都是有国内和国外合资,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本土的工程师,学习国外的一些技术,以后国产化自然就能提升了。
而像机身、机头、总成等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可以说具备完全的自主产权,要知道在一个大型客机中,机体结构系统成本占比36%,发动机系统占22%,航电系统占17%,国产化率比较高的恰恰是最有价值的那部分。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走到了商业飞行阶段,这下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毕竟这属于和波音、空客一个档次的飞机,绝不是什么性能落后的飞机。

国产大飞机C919只要不断积累飞行时长,并且不断完善和打磨,消化和吸收众多引进的科技,绝对是一流飞机的底子。
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坐一坐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飞,毕竟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飞行了,欧美一直把这块蛋糕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如今我们也能分一杯羹了。
事实上目前也只有中国能站出来跟欧美扳扳手腕了,虽然在产品丰富度以及技术深度上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想高铁、航母、空间站,如今我们又突破了大飞机。
把眼光放远一些,在自研自产上,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也不用妄自菲薄,希望大飞机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