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逆袭的故事因为励志,就像浪子回头一样。因为稀缺,加上可能大家在传播的时候,喜欢添油加醋地修饰一番,故事性极强,所以总被人们津津乐道。按照概率来说,学渣想要逆袭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学渣逆袭为什么难呢?我们一起听听这位老师的分析。(以下素材源自网络整理)
当一个同学他对某一个科目,彻底没有信心的时候,他也就是在这个科目上这个学渣了。因为他对自己能学好这个科目的这件事,完全没有信心,所以在基础上他学不动。没信心,学不动,更加没信心,也越来越没有动力。一直是负面反馈,自己确实不是学这门课程的料,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如果要想让学渣逆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获得,懂得的这个感觉。你只要让一个学渣持续的获得懂得的这种感觉,他这个科目就起码他能够学下去。然后再做练习,让他持续的获得做对或者做不对,但是我能够改对的这种感觉。就是在这种懂得、做对、改对,这种不断的正向反馈循环的情况下,他对这个科目,才能一点一点把他的信心能够拾起来。
实际操作层面,建议咱们同学们,如果有个科目特别差,其实你甚至都不需要补课,你只需要把课本上基础的题目好好的一个不落的做一遍。然后配合参考书,叫做教材解读。
你可以通过这个书来辅助你,把课本上的所有的问题全部搞会,然后再把课本的课后练习题,A组B组也全部搞会。我觉得基本上,你就能从这个科目里面脱离学渣的状态。为什么让大家去做课本呢?其实很多人没有研究过课本,从教学的角度来讲,课本上面内容讲解的顺序,逻辑顺序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比你去看一些参考书,讲解更容易让人明白。
相比于学渣,既听话也认真的中等生,他们要略胜一筹。但他们为什么也很难跨越阶层,跻身尖子生行列?逆袭的困难点到底在哪里?
中等生的最大的特点是听话、认真,但不主动。他们的不主动,往往被听话和认真这两点所掩盖。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主动,并不是说他们平时写作业,完成老师交给的基本的任务不主动。而是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在思维层面的不主动。就是说如果这个问题的难度中等偏上,他可能就不会主动的想把这个东西弄明白。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形式上把这个问题弄懂。
在这种情况下,中等生就会出现一直努力,一直学习,每天的日常都完成的挺好,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无法名列前茅。
那中等生要逆袭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开始刻意的去注重题型方法,就是说每一个年级里面的常见的,典型的题目要做的非常的熟练。
平常做练习时,如果时间充裕,能一题多解效果会更好。当然这里说的一题多解并不是说,用还没学过的(更高年级的知识或公式)知识来解题,这个并不算。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一题多解,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有相似的地方,可以类比。由A你可以想到B,或许还能联想到C。你的数学知识框架也逐渐形成。在对于陌生的题型时,你也不再脑子一片空白。

第二,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地方,如果实在是搞不明白,建议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就算他不主动。倘若逼着把这道题的过程讲出来,其实是倒逼着孩子自己进行思索,相当于强迫着他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所以说把一个难题讲出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突破难题的方法之一。
中等生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扩散和拓展。中等生逆袭的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学班)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还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因此,学渣逆袭和中等生逆袭都不容易,但中等生逆袭相对来说可能机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