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麦研⭐,精彩信息不错过

大类招生,减速!慎行!

近两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招生工作规定》)中,都提到“严格规范大类招生行为”。

2022年教育部在《招生工作规定》中要求,“对于培养方案不合理、不到位或招生和培养方案不一致的,不得开展大类招生。”

2023年《招生工作规定》中则明确指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曾一度被认为是未来高考招生新趋势的“大类招生”,正在被按下减速键。

高校纷纷入局大类招生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大学将相同学科或相近学科的专业合并为一个招生项目。学生入学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个人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分流,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自2001年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百余所高校先后尝试开展大类招生制度。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也成为一批高校探索本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有论文研究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有114 所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占比超过80%。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实施大类模式改革。

而从近日各校陆续发布的2023年招生信息来看,多所高校已明确表示今年将继续全面推行大类招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招批次将原来31个专业学院的70多个专业方向,整合成为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个大类招生,大类招生计划约占87%。

大连海事大学2023年将38个专业纳入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类等11个大类进行招生,航海类专业和法学等17个专业(类)暂不纳入大类招生。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在大类招生中做了一些调整,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放入文科大类招生。

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共有74个本科专业(22个大类)面向全国招生……

争相推行,问题浮现

大类招生的初衷是希望和高校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倡导学生在大一年级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并在入校后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但由于“大类招生”不仅限于招生环节,还涉及后续的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所以在具体实施中问题也逐渐浮现。

2023年3月,中南大学工会网公布了学校五届四次教代会代表提案办理情况和答复意见。其中一份题为《关于我校本科招生与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的提案称,该校现行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虽然运行状况尚可,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大类培养后对学生进行的专业分流,既是二次选择,也是二次竞争。二是即使上了一年的大类基础课程,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感到迷茫。

以上问题一方面导致部分学生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不是探究性兴趣性学习,而是回到了中学阶段的应试性学习;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匹配度不高,专业分流兼顾学生意愿与专业发展难,冷热专业差异性较大

因此提案建议,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国家认定的学科门类“大类招生”,后续的专业分流,不是简单的“意愿+成绩+表现”;

同时,构建课程体系,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让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应该说,中南大学的这份提案中指出的,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中普遍遇到问题。

除此以外,“大类”招生变“杂类”招生,个别高校利用规则,在“大类”中放进一两个热门专业作为诱饵,吸引高分考生,同时也为“冷门”专业招到生源的做法,也被不少网友诟病。

此前还出现过,由于考生无法接受冷热门专业捆绑,填报志愿绕开“大类”走,导致一些高校招生“断档”的情况。

以上种种问题,或都是促使教育部要求严格规范大类招生行为的重要原因。

探索破解专业分流难题

但减速、慎行,不代表叫停、禁行。

作为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目前已有高校基于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有益的经验。

上海大学是实施大类招生比较彻底的高校之一。该校从2011年起推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灵活转专业等机制。目前,学校将部分专业按学科门类等因素分为理学工学I类、理学工学Ⅱ类、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四类。

凡录取进入上述大类的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第一学年末进行类内专业分流。

应该说,在诸多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高校中,上海大学对专业大类的划分相对宽泛,这让学生未来有更多的专业选择余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专业分流的难度的,更容易造成学生集中于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少人问津的情况。那么,该校专业分流如何操作?

  • 专业的生存权交给市场

据了解,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原则上按照分流综合成绩(包括由高考成绩,占40%;大一学习成绩,占50%;个人综合表现,占10%)从高到低排序,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其目的也是保证大一学生入学后不因经历高考而放松课业,也使得通识教育不沦为“水课”。

至于每个专业应该分到多少招生名额,学校把这个问题最大限度交给“市场”回应。

学校根据专业水平、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测算出各院系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所能承担的最大“招生容量”,作为各专业分流计划。

这就意味着各专业总体招生数量将大于实际学生数量。于是哪些专业能招满,哪些专业招不满,就是学生“用脚投票”的结果。

当学生涌向一些教学、就业各方面都比较好的热门专业,其他专业的招生规模自然就会缩减。如果一个专业某一年招生数量减少,无论是院系领导还是任课教师都会感受到压力。专业分流促使专业间形成一种竞争态势,继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 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怎样让学生在专业分流中不陷入选专业的茫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填报专业分流志愿前,学生可以登录专业分流信息发布平台,了解每个专业的现有学生规模、师资配备情况,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开设课程、对学生前期课程准备要求,以及未来就业情况等信息。

自2019年开始,每逢专业分流季,学校还组织专业博览会,为各学院办专场。各学院、专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现学科特点、师资力量与培养特色,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并按兴趣选择专业。到2023年专业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五届。

另外,同许多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一样,上海大学建立了灵活转专业机制,如果专业分流后所学专业不甚满意,还有在大二还有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 消灭“冷”专业

专业分流时,专业有“冷”有“热”难以避免。怎样最大限度减少“冷门”专业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核心还是要全面提升专业质量让每个专业都“不冷”。

中南大学在针对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问题的答复中提到,近年来,学校坚持优化招生专业结构,探索实现专业准入退出机制。自2020年至今相继停招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多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减少到90个,按照27个大类招生。

上海大学在2021年印发的《上海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提到,若一个专业在专业社会需求指标、专业质量水平指标和专业发展关键性指标综合排名处在后10%,将被预警。被列为预警的专业将减少20%分流指标,连续两次被预警原则上停止招生。

大类培养需要整体、系统设计

此外,大类招生还牵涉到后续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构等一系列改革。

正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所言,“大类招生归根结底是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上的一环,需要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不是招生办公室、教务处等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任务。”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大类招生不能孤立的学习制度架构,要在教学观念、配套机制上有相应的跟进。

作为该校大类招生的主导者之一,叶志明教授认为,要实施真正的大类招生,更重要的是要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案与体系,否则按照大类招生入学的学生会受困于依据传统思路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中。

主要参考文献:

[1]温才妃. 大类招生何以遭遇“滑铁卢”[N]. 中国科学报, 2021-08-17(5).

[2]赵婷婷, 秦己媛. 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

[3]鲁米娅. 招生时,数据能“说”什么[J]. 精品阅读·麦可思研究, 2014(8).

[4]上海大学、中南大学网站

麦可思正式发起

“出圈吧,大学”

2023短视频征集活动

诚邀全国高校、师生、校友加入!

目前已有不少作品投稿

我们也将陆续放出投稿作品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有机会获得最高3000元奖金哦~

投稿邮箱:editor@mycos.com

活动详情点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