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

今年以来,中美日韩爆款剧,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

“小”。

随东北工业巨轮而沉入命运的王响;卧薪尝胆多年,只想一雪霸凌之耻的文东恩;一次路怒事件,点燃亚裔咆哮之歌的黄阿丽;重启人生后,在平凡和琐碎中活出闪光的麻美……

这几部高分爆款 ,主角都是“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乏共识,下沉无力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难被“宏大叙事”触动了。

相反,这些扎根于现实的“小”,却能超越语言和疆土,让同样渺小的我们,获得巨大的抚慰。

今天要讲的这部国产优质新片,同样将“小”做到极致。

不用大明星,不靠大场面。

甚至,不需要剧本设计——

我和我的小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嘿,看本书吧,送糖」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

小超市老板,普通至极。

李翠利,河南安阳人,此刻正在整理货架。

怪了。

最显眼的货架,居然不放最好卖的白酒。

咋放……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幕更迷——

小孩买糖,只见老姑钱也不收,只递出一本书:“看完它,糖就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行为显然很不“生意人”。

原来,老姑在自家小超市里开了一家图书馆。

一开,就是十五年。

但从这稀稀拉拉的门面来看,村里人似乎始终搞不懂老姑的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人在嘀咕:

-还不如搞个棋牌室来玩玩呢

-不借书不看书 这不也过得好好的

-三妮儿从小那么精 咋现在成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白说,老姑自己也没想过在超市开图书馆这事。

直到,她当了妈。

直到,村里来了歌舞团,她看见不懂事的孩子,模仿着过度成人的舞姿、艳俗下流的唱词。

老姑这才意识到——

农村孩子的童年,就像她透不进光的杂货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之后,老姑对自己许诺——

图书馆可以很小,但要一直一直办下去,办到自己走不动为止;图书可以很旧很破,但永远不能对来借书的孩子说,“没新书”。

开始那几年,老姑有点苦。一个人蹬三轮到废品站和旧书摊,淘缺页少角的二手书。手头紧的时候……盗版书她也照收。

但省了钱,废的是眼——

每次看见盗版书里的错字,老姑总是先难过得像是做了坏事。然后对照着字典,把错别字一一纠正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姑不是啥高级知识分子。

她中专毕业,当过厂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广州。

但从小她就知道,现实的半径,不等于心灵的半径。

就像老姑最爱读的是科幻杂志《飞碟探索》,也就是《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现实原型。

如果宇宙的浩瀚,是因为人类从不停止好奇;

那么人生的浩瀚,则因为人类从不吝啬分享。

她写的诗,跟她本人一样倔:

我一直在春天等你

执着坚定

只要你来

所有的黑夜都是光明的

所有的苦难都是甜蜜的

十五年那么长,长到老姑的倔强可以被读懂。

孩子们从要糖,变成要书,要更多书;

条件有限的阅读角,变成智力碰撞的小课堂;

被扩大了心灵半径的少女,考上大学,在她心里,老姑甚至像老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一片旷野清除杂草,最好的方式是种满庄稼。”

这句话,曾经出自苏格拉底。

但现在,它也属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为孩子们打开了远方的——

河南老姑,李翠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有些事遇见了,就像人生打了折」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怎么说呢。

属于当代濒危物种,重度社交牛逼症人群。

走到哪儿,比到哪儿。

-你今儿攒劲得很呐

-比一蛤?

-走吧

-电动的就了不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没看错。

这群戏很多的中年男人,就是西安城郊有名的……

轮椅竞速小王子。

其中,要数田野最带劲。

因为他的人生,就像加速度,遇上了减速带。

17岁,田野学过散打、自由搏击,还开过推土机。意气风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能拥有整个世界。

但一场车祸,让他的生活半径,缩到了两平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瘫痪后,田野在床上躺了四年,但这不足以让他接受现实。在漫长的寻医问药中,田野又虚度了十个春秋。

直到,父母的积蓄终于被掏空,他说:

很绝望

但也接受了这个病不可能治好了

它让我快速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减速带,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因为现实的速度,从不等于行动的速度。

接受了现实的田野,在新的生活里,获得了新的加速度——

他爱吃串,就在小区门口支了个烧烤摊,养活自己,也赚点小钱。爱唠嗑,就主动结识了本地伤友,伤友吃串一律打折。

不为别的,就是想“诱惑”身障人士走出家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人或许理解不了——

朋友喊你吃串,我们会爽快答应:好嘞。

但对身障人士来说。

出来,是诱惑,也是魔咒;是打开,也是恐惧。

是鼓起了很多勇气,做好了全副武装……

最后叹气,摇头:要不……算了?

最早都不出门

出门不习惯

都低着头

就用眼睛的余光看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田野的串串店,只是身障人士的乌托邦,一片可以乘凉的绿荫。

但加速度,是会上瘾的。

这群“嘴馋”的大叔,为了让同类爱上出门,盯上了无障碍通道。

你知道吗?

正常人眼里,‍一步就能跨过去的路。

对于轮椅来说,却寸步难行——

路都不好走

谁还愿意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在田野的小店里,开启了一项新的不可能任务——

三个月,四张轮椅,每天十五小时。

他们走出了一张597平方公里的无障碍地图。

三种颜色,上千个标记,布满了西安三环所有主干道。

只为实现一个目标——

让西安的所有身障人士,从出门到回家,整趟行程都是安全的。

我们的路

我们自己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漫长的季节》结尾,王响恍惚间看见轰隆而过的火车,他跟还没撞见事物崩塌的自己说——“往前看,别回头”。

搞懂这个道理,王响花了一生。

而田野,同样花了近二十年,才将丢失的加速度重新找回。

如果可以梦回十七岁,田野会跟年少气盛的自己说什么呢?

Sir猜,是这一句——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但你可以把自己活成一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你好,麻烦来份A套餐」

第三个故事的主角……

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神秘组织”。

不管你穿什么,啥身份,只要坐到他们的店里,默契地喊出行动暗号——

A套餐。

就能得到神秘的特殊待遇——

有时候,是将刚出炉的香甜面包,塞到你的包里;

有时候,是悄咪咪跟厨房说,“这单记得多放肉。”

完成了以上迷惑行为之后。

最后还一定会默契地做同一件事——

完全忘记喊你买单,甚至还要喊一句:下次还要来哦!

不是吧。

2023年了,天下居然还有免费午餐?

对。

不止免费午餐,还有免费理发、免费送菜、免费修脚、甚至免费住宿。

好家伙……背景得有多雄厚?

不。

他们只是跟你一样,一样要养家糊口,一样得天天加班,但忙碌之余,还想将人生扩充一点点——

小店店主。

刘凤英,一个开着小货车到处跑,随时架起理发档的中年妇女。

她提供的A套餐,是不限次数的免费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村里人说,刘大姐已经成了乡亲们的亲闺女。

只要她愿意留,每家都抢着请她吃饭。最近刘凤英还发现,自己的车尾箱,被偷偷塞满了老人们攒起来的鸡蛋、番茄、大米……

或许是因为,大家被她一深一浅,两个小酒窝逗乐了。

她朝老人笑

老人也朝她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她一长一短,两条不能久站的腿,心疼了。

刘凤英的股骨受过重伤,手术后重新站起来,却要穿高低鞋才能维持平衡,忍耐久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每次大家伙关心她,凤英又怪不好意思的——

没事,我想开个理发店,也受过别人帮助,都是应该的。

另一位店主,尹正根爷爷。

他在南京开馄饨店,店龄三十八岁(居然比Sir年纪都大)。

他提供的A套餐,是一顿热乎乎的小馄饨。

老爷爷说,咱这儿的规矩,是不多问、不多看。有困难的人,别管人家为啥来,只要来了,咱就要做到最好,让他吃到最饱。

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尹爷爷却还是像年轻一样——

起早摸黑,跟尹老太边开工边撒糖,一个负责包,一个负责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尹爷爷说,小时候放学路过糖水摊,他总忍不住眼馋。但那会儿家里困难,有天店主心软了,给了爷爷一大碗。那份超越了时间的甘甜,在尹爷爷心里凝固了六十年。

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需要尹爷爷A套餐的人变少了,但尹爷爷觉得,他留着这个服务,万一有人需要,有个“避风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公益小店的店主们,全是这样渺小真实,苦尽甘来的普通人。

他们遍布天南地北,藏在街头巷尾,用力所能及的手艺,传递被爱包裹的善意。

他们想守护的,不仅是一份温饱,更是人的尊严,人类的附近。

篇幅有限。

Sir只聊了最共鸣的三个故事。

5月25日开始,这个系列片,每周都会在优酷上更新一集。更新的第一集,叫《嘿!搭个伙》。

好奇的毒饭,可戳——

有意思的是,微电影《我和我的小店》,背后的主创团队并不是名导演,而是一个公益组织——

公益小店联盟。

这个联盟由一家银行发起,由网商银行和其所召集的爱心企业们为公益小店捐资助物,承担公益成本,走的是“小店帮大家,银行帮小店”的模式。

幕后主创说,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公益小店店主,并不是为了歌颂什么。

只想回归人和人之间的质朴,去看见,去感受。



做公益的小店不是个例,仅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成立的两年时间,已经找到和扶持1000多家小店。全国范围,一定还有很多没被发现的公益小店,再多也不嫌多。

拍摄他们,是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被看见,获得更多帮助。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被打动。

这些年大家总说精神内耗,很多人都面临困难与迷茫。公益小店的很多店主,他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我感受到他们是快乐的,笃定的。因为他们选择了认真生活,选择了帮助别人,从一声声感谢中,收获了意义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如果说,公益小店店主们,是为身边人播种希望的耕耘者。

那么,始终提供坚实后盾的公益小店联盟,就是这片希望的麦田上,最温柔的守望者。

过去四年,我们都曾经历过各种意义上的困顿、迷茫与不确定。

但《我和我的小店》系列,却用击中人心的真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广阔,更新鲜的活法——

像痴迷阅读的李翠利,为乡村儿童提供心灵的自留地。

像坚韧豁达的田野,为特殊人士的无障碍通行出份力。

或在你也经营着的小店,添上一份A套餐菜单,为短暂失意的人,提供一份援助,一份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生来如此平凡,平凡到常常以为自己,

就这么一辈子活在平凡之中。

但平凡并非一事无成。

像《我和我的小店》里最动人的一句话——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一些小事。

渺小的事,会因为善意的注入,变得美好,

我们作为普通人,对于庞大的社会来说,可能都无足轻重,

但是对于身边的人,或许都意义重大。

平凡的人生,也将因为半径的扩大,附近的扩大,活出幸福与光泽。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