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飞近期公开的双发串联的垂直起降设计方案专利已经被讨论很多了,不过很显然里面还是有很多过度解读。这毕竟只是一个垂直起降的设计方案,至于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其他构型,其实仅仅是示意,不代表这个方案已经可以工程化,也不代表中国已经开始设计这样的垂直起降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相关科研机构每年都会有大量设计方案出现,只是大部分不为外人所知也没有后续进展。大胆的、脑洞大开的方案也并不是罕见的,这更多的反映科研机构自己的设计能力,但绝大部分项目并不会真的投入到研发过程中。

而且中国现在需要重型双发垂直起降战斗机吗?其实不那么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需要为垂直起降进行非常复杂的设计,相比于常规方式起降的同规格战斗机,在结构重量、复杂程度、飞行性能、飞控设计、有效载荷等各种指标上都有很显著的代价。

真正的垂直起降有效运用的范本来自于浅纵深国家为了防止自身机场被敌人全部破坏而丧失航空作战能力,以及在较小尺寸的航空母舰上起降这两种需求。前者就是英国“鹞”式,法国“巴尔扎克”,德国VJ-101、VAK191B、Do31等项目的起源,他们的核心思路就是在苏联发动进攻、欧洲国家前线机场大部分挨了核打击后还能继续起飞飞机抗击苏联进攻的需求。然而即便如此,除了“鹞”式外大部分项目都没有研制成功并批量服役。这一需求中国现在也没有,特别是中国有足够大的战略纵深,基本不存在机场被全部摧毁后航空部队丧失战斗力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J-101

后者则是优化制海权和“由海向陆”的逻辑,一般来说是填补舰队航母的防空空白、强化两栖登陆火力支援的思路。英国的“鹞”式/“海鹞”式、苏联的雅克-38和雅克-141以及美国F-35B就是如此。但是,这是在对方航空能力较弱的区域才有效果,这些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适合去争夺制空权,而更多扮演夺取制空权后使用制空权的角色。相对于常规起降飞机,垂直起降飞机的适用范围较小是必然的。

所以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垂直起降飞机的需求,那就是在未来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上强化航空火力。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中国更多需要的是一种火力打击平台,这种任务未必一定要有人战斗机来完成。而如果是无人机进行垂直起降,垂直起降的结构损失反而可能因为无人机不需要庞大的维生系统而得到缓解,变得可以接受。

而且脑洞开大一点,如果提升一下系统的性能,那么指不定这种双发串联方案可以实现的高速飞行会让其成为有效的截击机呢?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成飞的这种重型双发垂直起降战斗机方案时,或许最后出现的压根不是有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