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的真实动机究竟是什么?这真的是头脑发热,被人蒙蔽欺骗,头脑发热之举?如果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交涉时与日本合作,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历史会不会因此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大家好,我是特爱聊的老王,今天咱们聊聊袁世凯称帝。因为关于袁世凯称帝的历史叙事中,总有一些不合情理的解释。

【一、北洋军阀之滥觞

辛亥革命简单说其实就是新军造反。但是辛亥革命前,大清朝在全国已练成的新军加起来,包括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一共大约也就是20-25万人。在各地新军中,武昌起义的主力湖北新军已经可以算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但是其实也只有1万7千多人。而北洋新军有7万多人, 占了全国新军的大约三分之一。而且全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而且清政府当时还派出了邻省的旧式军队支援。如果仅就军事实力分析,清政府其实是占有绝对的优势,革命至少在当时, 还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清廷本来在武昌起义后的第四天,也就是1911年的10月14日,就下诏启用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了。但是因为当时清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镇压武昌起义的总指挥陆军大臣廕昌,声称北洋军不听指挥,导致战事不利。所以清廷只得在11月1日,再次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统领全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本来提出的解决危机的方案,是各退一步。清廷尽快结束帝制,完成立宪政体。革命党人则放弃推翻满清,接受君主立宪制。

但是当袁世凯出任了内阁总理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洋新军的军事将领们开始明确逼宫,要求清廷结束帝制,接受共和。

因为袁世凯当时不仅成为了清政府的权力中心,也事实上成为了当时全中国的权力中心。因为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革命党人,虽然可以纷纷宣布独立,但他们事实上,并不能真正推翻大清朝。而清政府赋予袁世凯的挽救大清朝的权力,恰恰就成了袁世凯结束大清朝的权力合法性的来源。简而言之,当清政府一旦把袁世凯当作是大清朝的拯救者时,袁世凯事实上也就同样可以成为大清朝的终结者。因为如果袁世凯不支持,革命事实上就不会成功。而袁世凯如果支持革命,当然就要享有革命果实。所以袁世凯因此,就成了革命者和被革命者,都不得不接受的政治领袖。

所以不仅是革命党人,更重要的是,北洋新军的将领们,显然是看到了以袁世凯为领袖的共和制,比君主立宪制,会产生更大的潜在利益。所以他们共同推举袁世凯,在袁世凯的名义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北洋新军的军事将领们,后来会发展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就是因为他们与袁世凯之间也是一种政治同盟关系。所以袁世凯掌握政权之后他们的利益也要得到兑现,所以他们就事实上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而这就是所谓北洋军阀之滥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并不是革命的成功,而是政治妥协的结果。因为革命党人虽然结束了帝制,但却不得不接受袁世凯,成为了新的国家领导人。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本来为中华民国设计的是「总统制」。权力在总统。但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则改为主张权力在议会的「责任内阁制」。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宋教仁,筹建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控制了内阁。按照宋教仁的计划,内阁多数党领袖,出任内阁总理,组成责任内阁,由此先制宪,再依法选举总统。简单说,就是要通过内阁制,先架空袁世凯的总统权力,然后再逼袁世凯下台。

但是1913年的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虽然袁世凯声称与此无关,也确实没有找到袁世凯指使或者策划的证据,但是革命党人仍旧认定,袁世凯是幕后黑手。

紧接着4月份,袁世凯又未经国会批准,擅自决定「善后大借款」。就是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财团,借款2500万英镑。借款的理由是国库空虚,政府没钱。但革命党人认为,袁世凯是筹措经费,巩固权力,镇压革命党人。所以7月孙中山抵达上海,与黄兴商议,以破坏共和,丧权辱国之名,决定发起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这就所谓的「二次革命」。随后江西,广东,安徽,湖南。福建,上海,重庆,7省相继宣布独立。国家陷入了内战。「二次革命」持续了大约3个月,最后以失败告终。二次革命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日本。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就是在上海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秘密商议讨袁革命的。

镇压二次革命后,1913年11月,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取消了国会中国民党籍议员的资格。并修改了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二十一条之诈

1914年一战爆发,英日结成同盟,日本出兵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袁世凯提出交涉,要求归还中国。日本则借机对袁世凯提出了所谓《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所谓《二十一条》,简单说,就是日本当时是试图与袁世凯私下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只要袁世凯承诺日本的在华利益可以特殊化,日本就支持袁世凯的政治权力可以特殊化,因为这是一个既要绕过政府,又要瞒过列强的秘密交涉,所以要求袁世凯对此要绝对保密。

《二十一条》的蓝本来自孙中山在民国初期主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当时为了获得日本支持,曾经与日本秘密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议。

简而言之,因为孙中山未能成为正式大总统。所以日本出了钱,但并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在1915年,日本就再次向袁世凯提出秘密交涉。

简单说,《二十一条》全面阐述了日本的在华利益,日本希望袁世凯,可以成为日本在华利益的代理人作为交换,日本可以支持袁世凯,成为中国绝对的政治领袖。

但是袁世凯不仅拒绝了与日本的政治交易,而且故意将《二十一条》的内容泄露给媒体,煽动民间反日情绪,和营造反日舆论。同时将备忘录内容秘密通知列强,寻求美、英、俄等国的干涉,以牵制日本。

经过了大约3个多月的反复谈判,最终,日本于1915年5月7日,向北洋政府提出最后通碟,要求三天之内必须给予答复。最后,北洋政府在英美均表示不能给予支援的情况下,只得暂时屈服,宣布可以接受《二十一条》中的部分内容。

1915年的5月25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与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相比,实际保留了其中的大约11条。

大致说来,就是涉及日本在华利益的内容,基本都保留了。但是涉及控制中国主权的内容,基本全部都被删除了。按照当时媒体的说法,称这已是当时情势之下,外交努力之极限了。

但是对日本而言,《二十一条》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并未达成。同时也因为袁世凯在对日交涉中,所表现出的抵抗与不合作,直接导致了日本政界随后形成了一股所谓「倒袁派」政治力量。他们就认为袁世凯是不可信任的政治对手。是日本大陆政策,实现在华利益的政治障碍。也正是这股日本倒袁政治势力,在随后袁世凯的称帝推动中,上下其手,最后陷袁世凯于绝境,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称帝的失败。

【三、觊觎主权干涉内政:混乱背后是日本】

所以从1911年底到1915年中,在大约3年多的时间里,虽然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袁世凯也成功地成为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但是内部,北方有盘踞一方拥兵自重的各派军阀。南方有随时伺机反抗的革命党人。还有以满族贵族为主的推动满族民族主义的宗社党人。他们以中华民国并未履行《清室优待条件》的承诺为名,主张中华民国主权非法,要求恢复清朝统治。

而外部,日本借一战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强势压制英美法俄,完全确立了在东亚外交的主导权。使得中国既无力反抗,也无法借助列强遏制日本。新生的中华民国可以说是内忧外困,处境极其艰难。但是即便如此,如果就袁世凯个人的地位而言,还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有可能取代袁世凯。或者换句话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即使袁世凯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只有袁世凯,才是平衡极其复杂的权利关系和政治利益的,最合适人选。

袁世凯所推行的「洪宪帝制」,简单说就是仿效日本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而言的。君主不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掌握有实权。国家权力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君主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君主要通过内阁行使权力。历史上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基本上都是这种形式的二元君主制。

袁世凯在推行帝制之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准备和民意调查。综合当时英、日、德,美各国对帝制的意见,都认为:

第一,国体问题是中国内政。

第二,袁世凯是政治强人,事实上也已掌握帝王之权,实行帝制没有问题。袁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三,帝制比共和更适合中国。也更符合各强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

袁世凯当时认为,英日两国的意见最为关键。而日本在1915年9月,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公开发表言论,表示不干涉中国帝制。10月,英国公使朱尔典会晤袁世凯,明确表示支持帝制。

事实上是在明确得到列强支持的情况下,袁世凯才正式启动了变更国体的法律程序。即先选举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然后由代表投票决定是否变更国体,改行帝制。

但是10月14日,日本对英俄施加压力,突然提出所谓「三国劝告」。就是以帝制恐招致内乱为由,向中国提出劝告,暂缓帝制。结果使称帝陷入了僵局。

一方面改变国体是中国内政外人无权干涉,各省国体投票已陆续开始,没有理由中止。

但另一方面,日本坚持必须暂缓帝制,至少要与日本协商改定期程,否则就是蔑视日本。

简而言之,袁世凯一方面试图通过外交努力,获得列强支持。一方面继续积极推动改变国体的法律程序。到12月初国体投票,1993名代表一致同意,改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但12月15日,日本再次施压英,法,俄,意,提出第二次劝告,再次要求暂缓帝制。面对日本的压力,袁世凯也开始反击,表示不接受第二次劝告,并公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基。

日本则开始直接资助全国各地反袁势力。号称「讨袁护国三杰」的蔡锷、唐继尧、李烈钧都是日本资助的。事实上当时全国所有的反袁力量,无论大小,背后均有日本的支持和策动。也就是说,日本反对帝制的理由是会招致内乱,而内乱都是日本资助的。而当时反袁护国军的反袁理由,也还并不是袁世凯称帝,而是指责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换取列强支持。而拥护帝制派则认为,护国军才是与日本勾结,分裂国家。

到1915年12月底。列强均主张承认帝制,尽快登基。恢复国内秩序。只有日本反对。因为混乱都是日本资助的,越乱越好。

袁世凯在确定列强支持后,决定1916年2月登基,并派特使赴日,做最后的沟通。但日本方面拒绝接见特使,拒绝接受2月登基。最后在日本的巨大压力之下。袁世凯只得再次屈服,再次宣布延缓登基。但日本却明确表示,袁世凯必须退出政坛,交出权力。

1916年4月,日本牵头五国银行停付了盐税盈余。导致了北洋政府的财政崩溃。也成为了压倒袁世凯的最后一棵稻草。到1916年5月,日本已完全控制了局面。各国希望日本出面,主持时局。日本外相日置益,则提出了由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方案。当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袁世凯如何安排。但6月6日,袁世凯的突然病逝,使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所以袁世凯称帝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坚决反袁。日本的右翼政治领袖,同盟会与孙中山的支持者,内田良平在《对支问题解决鄙见》中说:对华政策的先决问题,是不除去袁世凯,真正的日中融合绝不可能。袁世凯急于解决帝制问题,正所以急于自取灭亡。是日本解决对华问题最有利之时机。

而臼井胜美则直接建议日本,在帝制问题上,先不表示明确意见。在帝制将要面临新政府承认与否之际,始加否认,采取渐进扼杀的方式,置袁氏于绝地。

虽然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的建议决定了日本政府的决策。但如果从事后的结果来看,日本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但袁世凯也是一位手段老辣且经验丰富的政治强人。对日交涉,民国政府虽有陆征祥,梁士诒,曹汝霖,顾维钧等一干外交家,但袁世凯才是真正的外交总长,所有电文均亲自批阅指示。所以他既不昏庸,也不封闭,他对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势,对称帝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可能事先毫无预判。事实上对帝制的推动,也做了周密的策划。期间的曲折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惊心动魄,绝非被人蒙蔽欺骗,也绝非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

而且1914年,袁世凯已经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解散了国会,修改了临时约法和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可 连选连任。可以说,虽然不是皇帝,但事实上已掌握了类似帝王之权。他所推行的帝制,事实上既不可能获得更大的权力,也不能让他的反对派势力因此而消失。反而是会给反对派提供新的口实。以袁世凯的政治经验与智慧,不可能不清楚。简单用利令智昏,皇帝梦来解释,显然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袁世凯的帝制改革如果成功,在当时其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今后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发动争夺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战争,就都是不合法的。而任何外国势力的介入和资助,同样,也是不合法的。事实上这就是1915年夏天,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政治科学协会首任会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弗兰克·古德诺的建议。他说:以目前中国之共和制,将来必会因总统继承问题酿成战乱,国家陷入分裂。如用「君主制」则较「共和制」为宜。从事后的结果来看,袁世凯死后,中国也确实陷入了争夺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军阀混战。

【四, 袁世凯是真的利令智昏地做着「皇帝梦」吗?】

袁世凯最后并非暴病而亡。最大的可能是死于尿毒症。这说明袁世凯的身体至少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问题了。袁世凯也应该可以意识到,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所以在其刚刚稳固了权力之后,就开始启动了帝制改革。因为:

第一、他是中国帝制的终结者。但是环顾左右,他死后并没有一个可以掌控全局的强人。而如果中国因此而陷入无休止的纷争,甚至国家的分裂,他就成了千古罪人。

第二,当时中国各种不同政治势力,包括军阀,革命党人,以及满族民族主义者的资助总后台,都是日本。

日本资助他们谋求国家最高权力,他们则以国家主权回报资助。所以在没有找到一个完全可以代表日本利益的代理人之前,中国的混乱就不会停止。所以不管袁世凯称帝的主观动机是什么,至少古德诺的建议,列强的支持,以及日本的反对,其背后针对的,应该都是日本的对华政策,而与袁世凯个人的权力欲无关。

简单说,改变国体可以让日本支持的权力争夺失去合法性。而让列强的干预和介入,制衡日本,拥有合法性。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交涉时与日本合作,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历史可能因此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但是《二十一条》的交涉,日本要求的不仅仅是在华利益,还要图谋中国的主权,是要变中国为日本的附属国。但最后《中日民四条约》,只接受了日本在华利益的部分。在主权问题上没有退让。所以日本并不满意。就像《二十一条》来自日本与孙中山的秘密条约一样,既然袁世凯不能成为日本利益代理人,日本就会扶持新的代理人,代替袁世凯。所以《二十一条》的交涉,应该使袁世凯看到了古德诺建议的合理性和紧迫性。

而且事实上在日本提出第一次劝告暂缓称帝时,外交部就提出,日本用心险恶,应该接受劝告,不给日本以口实。这说明外交部当时都已经意识到,日本是针对袁世凯的。如果袁世凯当时暂停帝制推动,至少日本就没有理由资助和策动全国反袁势力,和提出让其交出权力。袁世凯虽然可能做不了皇帝,但至少还是总统。

因为袁世凯在最后发表的《撤销帝制令》中,既没有揭露日本的邪恶,也没有指责反对者的用心。只是说「主张帝制是救国图存,反对帝制也是发抒政见。神州华裔应免同室操戈之祸。万方有罪在我一人。自此撤销帝位之案,息事宁人」。

所以我们今天已无法确切知道,袁世凯称帝的真实动机究竟是什么?但至少把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强人,解释为利令智昏,被人蒙蔽的小丑,是没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