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装甲(英语:Reactive armour)是一种通过主动爆炸来破坏前进中的炮弹以降低其攻击力的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装备了反应装甲的坦克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发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坦克装甲都是在不断加厚装甲厚度的理念下进行技术革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明显的,越来越厚重的装甲使得总重越来越重,以至于发动机性能和功率、桥梁、路面的承受能力都接近极限。而穿甲弹、碎甲弹等炮弹种类的出现和反坦克火箭技术的发展,要求坦克装甲必须寻找其他的强化途径。于是,“反应装甲”的理念提出了。最早由苏联提出了“反应装甲”的概念,而现代最早实际应用“反应装甲”是以色列在装甲车辆上采用的,现今世界各国均对此有所研究和突破。

反应装甲的原理:最传统的反应装甲其实就是在装甲车辆(主要是坦克)的装甲上安装惰性炸药,惰性炸药对小一点的冲击不会作出反应,但当反坦克炮弹和RPG之类用了成形装药技术的反坦克武器击中反应装甲时,反应装甲会立即爆炸,借由爆炸的冲击波影响来袭之炮弹,进而保护坦克。此类反应装甲被称为爆炸式反应装甲(ERA)。但也有一种反应装甲是非爆炸式的(NERA),此种装甲的设计是两层金属内有一个夹层由橡胶之类制作成一个盒形,当炮弹的冲击波遇到内夹层时它会膨起从而使射流偏离或失效。中国99式坦克的一种改型用的空心楔型装甲块就是此种构造。

反应装甲细部特征

反应装甲的优点是:首先,可以不用大幅度增加全车的重量和尺寸下,大大增强装甲车辆的防卫能力,而且可以不用像其他提高车辆防卫力的新型装甲,需要全新设计的车体或对旧车作全面的改装,可以直接附加在车体外。

反应装甲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来说是现代坦克实际使用中均为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而爆炸反应装甲会产生装甲碎片向坦克周围飞散,对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威胁较大,极易造成己方人员伤亡。对此解决方法是使用以NERA为代表的非爆炸式反应装甲,但这种反应装甲的防御力远不如爆炸式反应装甲,更不如目的是摧毁坦克的破甲弹,所以实际防御效果十分有限。另外针对反应装甲的各种战术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说特种枪弹的诱爆和自身殉爆使反应装甲失去效力不能有效对付穿甲弹;而新出现的的多级串联破甲弹使反应装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形同虚设。基于以上原因各个武器生产大国均对反应装甲的研究表示了欢迎的态度,而对其实际应用表示了极大的谨慎。目前唯一可信的反应装甲实际应用案例是90年代美军测试中披挂接触-5装甲的T-72BM挡住了M829型穿甲弹在500米处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级串联式破甲弹的结构解剖图

反应装甲的克星:多级串联式破甲弹和穿甲弹,其由二到三个串联的战斗部组成,串联战斗部顾名思义两级战斗部都是成型装药。第一个战斗部是使用钨、贫铀等高硬度金属制造用来摧毁挂在坦克外的爆炸式反作用装甲,消除破片和爆炸产物对于第二级战斗部的影响。第二个战斗部用来破坏坦克的主装甲,最后一个战斗部穿入坦克车内将其彻底摧毁。在多级串联破甲弹和装甲弹中,和反应装甲有关部分为穿-破式串联战斗部和破-破式串联战斗部。穿-破式串联战斗部的特点是击穿而不引爆反应装甲从而为第二级战斗部开辟通道,第二级主装药战斗部就可以直接侵彻目标装甲,所以就不会有爆轰产物、碎片等的干扰。但是惰性炸药毕竟也是炸药,将爆炸反应装甲击穿而不引爆,这个技术难度很大。仅有少量的破甲弹使用的是这种穿而不爆的技术,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破-破式串联战斗部技术。串联的反装甲弹药很多如中国的红箭-9、美国的陶式、俄罗斯T-90使用的3BM32的贫铀弹芯脱壳穿甲弹。

对反应装甲的研究世界各国呈现了美国一枝独秀,各国百花齐放的景象。如今,反应装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发展防殉爆的反应装甲、无炸药的反应装甲、具有隐身功能的反应装甲和主动反应装甲系统等。这里着重要介绍反应装甲发展设想中“智能装甲”概念,该概念将在装甲中嵌入集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以感应来袭目标的位置,类型,速度等信息,以形成针对特定目标的有针对性的反应手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各种武器的克制和反克制,相信不久的未来,必将出现威力更强大的破甲弹和防御力更高的反应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