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节刚过,河南省委卢书记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濮阳市范县进行慰问工作。与此同时,北街村里一个叫李文祥的老人也收到了通知,说有领导要来看望他,一大早李文祥老人哪也没去,就在家里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文祥老人

李文祥今年86岁高龄,是村里人人敬仰的老军人。到了下午,李家果然来了不少人,李文祥老人刚要拄着拐杖站起来,一个中年人就迎了上来,握住他的手:“老人家,您好啊!”

原来,这位中年人就是卢书记。

两个人坐在凳子上唠起了家常,过了一会,卢书记发现了老人家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不用猜,这就是当过兵的李文祥老人的照片。卢书记不禁开口询问老人的过往,老人缓缓抬起头,就当所有人觉得他准备开口时,李文祥却拄着拐杖站了起来,颤颤巍巍地向房间里面走去。

李文祥(左)

过了一会儿,李文祥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了众人面前,布包打开,里面好多军功章、纪念章和其他的一些证件,连李文祥的子女都吃了一惊。从前他们只知道父亲是一名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却不知道他立过那么多功。

终于,在老人的娓娓道来中,一个个军功章背后的故事也随之揭开。

爆破能手李文祥

1948年9月16日,著名的济南战役打响后,李文祥还是个参军不到一年的新兵,可就是这样一个新兵却让战友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刮目相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战役中,解放军西线部队攻城。

济南战役是具有决战意义的攻坚战,因为攻下济南就能打通华东、华北解放区之间的阻碍,这对整个战局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也正因为意义重大,当时的济南有国民党重兵把守,城防坚固,守将王耀武也是国民党里有名的抗日将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决定济南战役要速战速决。

济南城墙坚固,解放军久攻不下。

永镇门外,李文祥和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85团的战友们苦战多时,还是没能突破敌人火力,炸开城门。

济南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毁的坦克。

团里决定成立爆破敢死队,李文祥听了以后马上报了名。李文祥自从参加解放军以后,就对爆破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天赋不错又刻苦学习,连队指导员还经常主动给他提供炮弹练习,渐渐地,李文祥也成为团里数一数二的爆破手。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文祥年轻,胆子也大,他先用小推车装满了炸药包,然后冒着枪林弹雨朝着城门口推去。李文祥个子小跑得快,在战场上目标不大,又加上战友的掩护,很快就成功地将炸药堆埋在了城门口。

导火索一拉,李文祥赶紧跑到安全区。只听轰的一声,永镇门在硝烟弥漫中塌了!战士们快速攻入了济南城。那天,兴奋不已的李文祥特意数着从他炸开的城门前通过的部队,足足七支!

解放军胜利进入济南城

因为攻城有功,李文祥被记二等功一次,授予的军功章就收在小布包里。

这是李文祥的第一次立功,却不是最后一次。不过年轻的爆破能手李文祥也许能够想象,自己将用爆破的本领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光发热。

济南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势如破竹。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李文祥在战争中不断学习进步。到淮海战役时,他已经从炸城门变成炸坦克的好手了。

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当徐州的守军出动大批的坦克企图将我军的工事夷为平地时,专炸坦克的战士们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友的掩护下快速飞奔至坦克前,然后在它的履带和轮子上塞上炸药包,最后功成身退,这辆坦克就变成了不能移动的废物。

这样的操作是李文祥和战友们在淮海战役中的常态,几十辆国军坦克都毁于他们手中,这让李文祥成就感十足。看着那些坦克和坦克兵傻了一样无计可施,李文祥和战友就觉得大快人心。

从特等功臣到党员

1948年11月底,黄维兵团被我解放军重重包围,杜聿明见势不妙,决定突围向西南汇合。李文祥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火速行军务必拦截住杜聿明所部。

杜聿明

终于,在皖西鲁楼一带,解放军截住了杜聿明。国民党武器先进,飞机大炮齐上阵势要做殊死搏斗。阻击战打得很艰苦,李文祥所在连队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炊事员被炸死,战士们只能饿着肚子拼命。

整整四天,李文祥嚼着麦粒,喝着凉水,没日没夜地阻击敌人。阵地上血肉横飞,很多战士已经到了生理极限,却用强大的信念苦苦支撑着援军到来。

等到李文祥满身血迹和战友换岗时才发现,自己连队的阵地上只剩下3个人了。看到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倒在自己眼前,李文祥既痛苦绝望又悲愤不已。可是,他不得不忍住泪水继续修筑工事,狙击敌人。

一颗子弹却突然袭来。在刚刚还和李文祥说话的战友突然就倒下了,头上顿时血流不止,李文祥还没有找到急救包,战友就牺牲在了他的怀里。

战争总是这么残酷,英雄是要流血牺牲的。

悲愤交加的李文祥只剩下一个信念——坚守阵地。不知过了多久,增援部队赶到,整个连队只剩下了李文祥一个人,他带着满身鲜血回到营地报告。

“报告营长,我,上面没人了。”

“你不是人?”营长回答道。

李文祥老人年轻时候的画像

李文祥愣了一会,明白了营长的话:只要有一个人,就要完成任务。他抹了一把脸,拿起枪转头和增援部队回了阵地。

最终,李文祥换了三杆枪,打掉了无数发子弹,终于和增援一起将敌人死死地堵在了阵地外。

到淮海战役结束时,李文祥已经荣升两级,成了班长,立了特等功。

而特等功的奖章自然也保存在李文祥宝贝的布包里,小小的布包里装载的是他过去所有的荣誉,记录的是一个共和国老兵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文祥指着条案上年轻时自己的军装照

渡江战役前夕,指导员找到了李文祥询问他是否愿意入党,当时李文祥对于党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他只是想起了每次遇到重要的战斗任务时,指导员总会问:

“谁是党员?”

“党员请出列!”

“党员先上!”

于是,基于“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个认知,李文祥向组织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李文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在他的战斗本领一日日地提升后,李文祥的思想境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党员就是要永远听党的话,党员要有个党员样。”这是李文祥在入党时指导员对他说的话。这句话让当时的李文祥印象深刻,奉为真理。此后的一生,他一直坚持着这个朴素的真理:听党的话,无怨无悔地奋斗。

1949年5月,李文祥和战友们渡过长江,攻打至上海。部队在一个叫刘行国际电台的地方遇到了阻击。

这个地方有收发电台,与英美多国都有往来,是个重要的地方。曾经的日本侵略者占领这里的时候,修筑了许多坚固的地堡,易守难攻。

如今国民党军队又在周围布置了地雷、电网等设施。天空上有飞机支援,陆地上有坦克。在敌人强大的炮火装备和地形优势下,解放军一时难以攻克。

为了解决掉炮火猛烈的地堡,我军再次组织敢死队进行爆破。

李文祥作为熟练地爆破手,义不容辞地参加了这次任务。他和战友们带着炸药包悄悄靠近地堡,一阵火力过来,身边的许多战友倒下。情急之下,李文祥往地上一躺决定暂时装死以便寻找时机。

一阵炮火结束后,有地堡里的敌人出来侦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李文祥躲过了敌人的侦察和刺刀。终于等到天黑,李文祥借着月光慢慢匍匐着靠近地堡,然后快速拉掉保险, 将炸药包扔进地堡里,在炮火声中,地堡轰然倒塌。

这次战斗结束后,李文祥荣获了一等功,至此,他已经集齐了一等功、二等功和特等功勋章。

永远听党的话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已经兵败如山倒,但全国的解放事业还没有完成,此时的李文祥已经跟随部队从北方打到了南方。福建地区的天气让李文祥这个从小在河南长大的人,第一次亲切感受到了南方的酷暑。

在追击扫荡残兵的过程中,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李文祥曾经差点热死路边,幸亏被老百姓的一碗凉茶救了回来。

此时的李文祥不会想到,他与福建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福州战役结束后,李文祥被授予特等功臣奖状。奖状上,印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还有第十兵团司令叶飞的签名,上面记录着李文祥从军以来创下的种种功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

当省委卢书记等人看到这份奖状时心中敬意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得此殊荣的哪个不是履历战功,九死一生的英雄人物。

他们更想不到这样一位拥有少尉军衔的共和国功臣就默默无闻地住在村子里,甚至从未向周围人提起过他的功劳,连子女都不知道。

看到领导称赞他过去的功绩,老人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自豪却又平和。他告诉大家这只是他作为党员,应该做的。几十年来,李文祥始终记得入党时的誓言: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文祥执行部队的命令驻守在平潭岛上注意着台湾的动向。可惜的是,直到他退伍也没有等到解放台湾的命令,这成为这位老兵心中的一个遗憾。

1956年,李文祥响应国家脱下军装建设地方的号召,转业后的李文祥成为福建建设厅下第三工程建筑公司的保卫科干事。

真正让李文祥在福建扎根的原因是娶了一位福建姑娘,同为农村出生的李文祥和陈宝珍一见钟情,喜结连理。

李文祥不怕吃苦,总是愿意在第一线工作,几年下来取得了不少成绩。直到1962年,国家号召干部精简,下乡支农,李文祥再一次响应党的号召,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河南,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这一干就是半辈子。

别人都是干部越当越大,李文祥却越当越小。不管是军官、干部还是农民,李文祥一直都没有忘记入党时的誓言。

了解完李文祥老人的经历后,满屋子的人沉默不语,只有敬佩二字。环顾老人的家里,看到的情况只能用“艰苦朴素”四个字来形容。

也许,在今天一些人不能理解老人放弃干部待遇回乡务农的奉献,可人们依旧会尊敬这样的人,毕竟没有前人栽树,哪来我们后人乘凉。

卢展工书记一行人离开三个月后,一场“李文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河南省首次召开。报告会结束后,李文祥老人带上小布包里的奖章和大家合了影,卢书记还特地为老人献上一束鲜花。

2017年,92岁高龄的李文祥老人辞世。

世界上又少了一位英雄,多了一缕英魂,但是,先辈默默奉献,艰难前行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却永远留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