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发烧拖了3个月
15岁女孩左肺“消失了”!
经查,她确诊了结核病
再一查
她的父母也感染了结核病
至此,一家三口全部确诊
小丽是湖北武汉一名初中生,2022年11月开始,她出现咳嗽、胸闷、发烧的症状。小丽父母误以为孩子得了肺炎,便让她在附近诊所打消炎针。谁知他们以为的“肺炎”却怎么也不见好,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3个月后,小丽才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医生看到CT片后,吃惊不已:左肺已经“不见了”。

CT影像中,左肺已经消失(右侧是左肺,CT影像是镜像)
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小丽感染了结核病。再一查,她的父母也感染了结核病,好在情况没有小丽严重。
得知这一结果,一家三口慌了神。
治疗了3个月,医生发现,小丽的左肺依旧没有出现在CT影像中,最终确认,小丽的左肺靠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恢复了,要消灭结核菌,治愈疾病,需要对左肺也就是“菌巢”进行手术处理。
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才艰难地将石头一样的左肺从胸腔壁上剔下,并厘清、剪除了它与主气管、血管之间的纠缠,最终清理出胸腔。小丽也成为在该院接受全肺切除的最小患者。
医生介绍,结核菌侵蚀左肺后,产生炎症粘连,让左肺支气管逐渐狭窄、闭塞,造成气体无法交换,痰液无法排除,导致病情快速发展。此时,又加上小丽拖着没有规范治疗,让病菌进一步繁殖,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让左肺实变,并从CT影像中消失。这一病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为避免悲剧重演
医生提示市民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
或痰中带血的情况
应该立即到结核病专科医院
进行结核病排查
肺结核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传播?
家里有结核病人该怎么办?
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一起来听听疾控专家的解答
如何区分肺结核和感冒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了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而发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被称为肺结核,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也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为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因而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科工作人员杨利介绍,一般来说,当肺结核病人在咳嗽、说话、唱歌、打喷嚏时,会把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但绝大多数不会发病,即潜伏感染。结核杆菌潜伏感染指身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肺结核,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活动肺结核的证据。结核潜伏感染者又称为肺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传染性,5%-10%的潜伏感染者会发展为肺结核,成为新的传染源。
咳嗽、咳痰往往是大家所熟知的肺结核病人最常见症状。“这里所说的咳嗽咳痰,一般是指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杨利说。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肺结核病人,到了晚期卧榻不起,在床上频繁咳血,最后抱憾离世。
除了咳嗽、咳痰咳血以外,肺结核还会引起胸痛,程度随着呼吸、运动和咳嗽而逐渐加重。此外,肺结核病人还可能出现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许多常见的症状。
由于肺结核和感冒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不知道该如何区分两者。
“一般认为,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多为慢性咳嗽,咳嗽咳痰的周期一般在两周以上,同时会出现咳痰、盗汗、低热、潮红等症状。但一般感冒的咳嗽一到两周就会好转,发病期很多人还会有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发热等症状。”杨利说,如果大家难以区分两者,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痰涂片、结核菌素检验和胸片检查,明确是肺结核引起的咳嗽,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台州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
据中国疾控中心测算,我国2021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万(2020年84.2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2020年59/10万)。
记者从台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19年的45/10万左右,下降至2022年的35/10万左右,呈逐年下降趋势。
坚持规则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普通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规律或不合理治疗,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产生耐药性。耐药结核病不但治疗时间要大幅延长,而且治愈率也会大大降低。2022年,我市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为93.75%,而耐药患者成功治疗率则为67.31%。”杨利说。
控制传染源,科学防治结核病
春夏季是结核病的高发期。针对如何预防结核病,杨利表示,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尽早发现才能有效治疗。
终结结核,必须控制结核潜伏感染。如果通过结核菌素试验等发现自己是潜伏性感染者,建议进行潜伏感染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进展成为活动性结核。
“当家中出现结核病人时,特别是传染性强的排菌病人时,建议首先要弄清楚家庭其他成员是否感染结核,是否结核病的传染源。”杨利说,家庭中其他成员最好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检查,尤其是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相比成年人更容易染上结核病,及时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肺结核病人的家人应帮助其坚持完成治疗,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排菌的结核病人最好能住院治疗,或者在家中隔离,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分头睡、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杨利说,此外,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餐具要煮沸消毒,患病期间,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包好再扔,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染机会。
“一般来说,普通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在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后,半个月左右,痰中95%以上的结核杆菌可被杀灭,此时传染性已经变得很小了。”杨利说。
健康人群预防结核病,既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同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首先要规律起居生活,平时不熬夜,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其次,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开窗通风、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进入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时,注意戴好口罩。
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方面给病人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作息、增强身体素质。
来源:极目新闻、半岛晨报
点和转发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