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招,是建筑的“第二层轮廓线”。它就像是藏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城市名片,以不经意的方式,书写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和文化特质。

站在中山路路口,看着一块块曾经热闹,如今静默的商铺招牌。这些招牌的字体有草有正,有方有圆,有繁有简,每一块皆可成书法作品。单从这些招牌,就可窥见这条骑楼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

这些老店招让我们一眼就能看见属于这里的故事,发现城市之美。

大上海理发厅

中山中路368-370号,是泉州知名的理发厅——大上海理发厅。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这座理发厅一直站在泉州时尚潮流的前沿。逢年过节、人生大事,不免结伴一起来给自己换个新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店招、老式理发厅专用转椅、老吹风机、老剃须刀等老物件依旧留存,无不诉说着一段段历史的故事。如今,二楼迎来了新的闽式茶馆——茶桌仔,邀请四方来客,来骑楼上小坐喝口茶。

罗克照像馆

1934年,陈建基在中山中路开办“罗克照像馆”,直到2009年才停业,历经75年。罗克照像馆的名字灵感来自著名影星“罗克”,这是美国喜剧大师哈罗德·劳埃德当年在中国的译名。

在后来的岁月,“罗克”成了泉州最为知名的几家照相馆之一。“罗克照像馆”几个大字则来自泉州文史界名人吕文俊之手,书法颇受泉州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影响,结构紧凑,笔力苍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泮宫百货商店

泮宫北侧,曾是中山路最大的几家百货商店之一的九间百货。这里曾经是老泉州人爱逛的百货店“九间”,现在已关闭,只有留有一个店面门口依然写着“泮宫百货商店”。在这里有一种说法:不知道“九间”,就不是泉州人。这从侧面说明,当年九间百货在泉州的名声之大。据说当时在这里便可以一站式购齐结婚用的“三大件”。

九间百货的人气,与泮宫内的中菜市的繁盛有很大关系,人们习惯逛完中菜市,再到九间百货买点日用品,留下一段美妙的回忆。

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

中山中路355号是一座三层洋楼,上面写着“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这是泉州藏书界一项重要的历史遗存,由著名藏书家陈盛明于1945年创办。

但由于资金筹措艰难,陈盛明在闽南名流资助下将资料馆迁往厦门。建国后,陈盛明提议将所有珍贵馆藏捐献给国家。厦大两所学院——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也以此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顶精美的山花纹饰

茶叶门市部

水洗石般粗粝的外墙上有两排浮起的字,上一排是黑色的“泉州市茶叶加工厂”,下一排是褪去了朱漆的“茶叶门市部”。

茶叶门市部里的茶叶品种几乎囊括了所有,从最出名的“一枝春”到“留香”“合欢”,再到“武夷清源茶饼”,也有最末的茶叶梗。虽然如今它仅剩门墙上斑驳了的店名,但是仍旧承载着一代泉州人的茶水记忆

正骨医院

拳头、烧酒、曲,是泉州自古以来三大民风。中山中路花巷口的正骨医院,从创建到发展,都深深打上了泉州武林的历史烙印。“泉州市正骨医院”几个大字就来自泉州书法家黄光汉。

在泉州有一句话,正骨有三宝:整复、推伤、自制药。老一辈正骨医生在一起交流医术、武术,比如庄氏手法、庄氏骨伤、廖氏骨伤这些家传医术,还有正骨活络油、吊膏、化瘀丸等自制药,均无偿奉献给医院,成为如今正骨医院的根基。

泉山书社

泉州中山中路159号,是泉山书社的旧址,泉山书社创办于1925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里不仅是泉州印刷刊物的重要场所,也是深受泉州文人墨客喜爱的文房四宝销售点,顾客里就包括了弘一法师

由于泉山书社消失已有六十多年,现在“泉山书社”四个字并非原始的店招字体,而是由泉州知名书法家从黄紫霞的书迹及泉山书社印刷品集字整理出来的。

大众报社

关于《大众报》的文字记载极少,其创刊具体年份说法不一。据平民中学创办人苏秋涛介绍,1938年3月16日,《大众报》在中山路通政巷口创办,社长是李振贯,发行人是叶非英。

报社专职人员少,大多是教师学生义工,报纸为三日刊,每逢星期三、五发行,设立有“大众园地”“乡村教育”“中国与世界”等栏目。虽然是“小报”,但在时光长河里,《大众报》依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泉州市糖业烟酒公司钟楼商店、泉州市五交化公司钟楼商店、标准体育用品商店、民主棉布商店、泉州联营刻印社、老华记、上海大华书社、林万昌箱铺、南方钟表公司、东山照相、明真印刷所……

中山路上经过修复的老店招还有很多,这些睿智而拙朴的文字,通过店招这个载体,成为城市的文化表皮,也让人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痕迹和现代的缩影

下次来中山路,不妨抬头看看这些“时光的印记”吧!

漳州文旅

厦门文旅

绿都三明

tmp_1258234832

平潭V旅游

pingtandao61

转载来源:泉州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