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特别有场面感的人。

范志毅和董方卓在台上聊着,话题是英国的足球文化,说到了这个赛季表现不错的阿森纳。范志毅说他挺欣赏阿森纳的进攻,“那个右路的英格兰国脚、挺年轻那个……”

台下自然一堆“萨卡”的呼声回应着。这是在英国大使馆举行的一次活动,英超奖杯的巡礼。来参加活动的百十号人,多少都对英国足球有点认知。

范志毅显然很满意台上台下的互动,他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聊着对英国足球的认知。回头看见我站在后排,还不忘提了一句:“这一说阿森纳,颜强老师就开腔了……”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能在场面上,让很多人都能玩起来、让周边的人觉得挺有面儿的人。这可能也是范志毅能成为娱乐节目宠儿的原因。而他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各种痕迹。

1

整整20年前,在南伦敦的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2002—03赛季前,热刺来到英冠球队水晶宫主场,打一场热身赛。

我赶到现场,是因为正在热刺试训的曲波,这场比赛将有上场机会。这还是对曲波非常重要的一次测试。他下半场登场,轻灵突破、速度惊人,很快就完成助攻。赛后热刺主教练霍德尔难得地夸了曲波一句“Well done”,正式加盟看来有戏。

季前热身赛,观众不多,那个年头的英国球场,还保留了一些旧的习俗:如果上座率不高,下半场踢了一段时间,就会放一些无票小球迷进场。比赛结束,仍然有一群小球迷在场边不愿离去。

我正在场边和小雷德克纳普聊着,身后几个小球迷不断地在喊:“Fan,how's Fan doing?”

Fan?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是的,Fan,Captain Fan。

队长范,范队长?范志毅不是韩日世界杯前已经转会去苏格兰了?

我转身和几个小球迷聊了起来,特别爱说话的一个小姑娘,说她家就住在球场附近。“范是我们的队长,可惜他走了。我最喜欢的球员就是范。”

这个话题勾起了我的兴趣,随即和现场一些老球迷,以及水晶宫俱乐部工作人员,询问其他们对Fan的印象。“Captain Marvellous”,这是其中最褒扬的说法,这种赞美,又是很传统的英国足球表述。“他就是场上的领袖,总在组织全队”、“他认识俱乐部上下每个人,和所有人都能聊天说笑”、“他不会拒绝球迷、签名拍照特有耐心”……《伦敦标准晚报》一位同行,也和我印证了这些关于范志毅的说法,甚至表达说:“范来英国晚了,维纳布尔斯带他和孙(继海)来水晶宫,范已经年过三十,早两年来,他肯定是英超级别的中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志毅在当打之年,肯定具备在欧洲五大联赛担当主力的能力,这在当时根本不是疑问。让我感觉新鲜的,是范志毅的语言交流能力,显然很强,否则不可能在这个规模不小的南伦敦俱乐部当上队长,而且依旧保持着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风范……

2

某种程度上,范志毅代表着那个年代的上海,或者说,他代表着那个年代的许多方面。

那是一个开发浦东的年代,上海滩一夜之间大幅外扩,不再是仅有十里洋场的“滩”,真正开始了国际化走向;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人们从八十年代能睁开眼睛、能打开国门,逐渐进入了和世界沟通对话的时代;那是一个昂扬奋发的时代,是个体不光苏醒、而且个体们开始纷纷踊跃上窜、不讳言利、不惧风险的时代。

那也一个是各种新生事务、新的生活方式,以目不暇接速度急速乃至野蛮生长的时代,没有太多约束、没有定式、没有规则。这种开放、加速乃至野蛮生长的社会潮流痕迹,在范志毅这个踢球的上海人身上,体现得一览无余。

他有着极好的运动天赋,钢筋般的肌肉类型,让他的对抗力量、爆发力,在中国乃至亚洲球员中首屈一指。范志毅的性格,又是那种十分外向、大大咧咧的类型。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很容易沟通的对象,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瞩目的对象。范志毅职业生涯很幸运,在业余体校被发掘出足球天才,在专业体育体系里迅速成长,连续入选国青国奥以及国家队。进入职业黄金年龄阶段,又赶上足球职业化市场改革,由体工大队足球队的专业运动员,成为了中国第一代职业运动员。

不过在甲A红极一时之前,范志毅在徐根宝1990年到1991年的国奥队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那是一支聚集了专业足球体系里最有才华的球队,许多球员都是1997年和2001年世预赛的主力国脚。那支国奥队,从组建到出征,都被高度关注。徐根宝大胆采用了许多在当年相当前卫的管理手段,“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口号,更是中国竞技体育历史上难得一见的高调。然而就在这支球队出征前,球队内部发生了一次事故,直接影响到内部氛围。范志毅当然是漩涡中的主角,故事的内容,据说和钱有关。

之后徐根宝的国奥队遭遇“黑色9分钟”,是否和这一桩出征前的往事相关,众说纷纭,但国家队内部逐渐有了“上海帮”和“大连帮”的分野。都有大佬牵头、都有一群兄弟跟随。范志毅当然就是“上海帮”的老大。

那个年代的人,外向进取心都很强,有一种探寻未知、走向世界的时代感,同时受到的约束也不多。所以崔健和Beyond们,能在那个年代成为主流,给一代人打下深深烙印。范志毅或许未必摇滚,但他身上支棱着各种棱角,不掩饰个性、不顾忌缺陷、不压抑情绪。

3

甲A初期的范志毅有多强,现在都成考古话题了。徐根宝的上海申花,凭借“抢逼围”夺冠,范志毅当然是首席功臣。前同事周文渊先生,很早就给范志毅加冕了一个“范大将军”的绰号,非常符合1995年范志毅的形象。

他从中卫出道,却在申花夺冠赛季里改打中锋,还是那个赛季的最佳射手。

1998年年底,曼谷亚运会足球小组赛。同一片赛场,亚洲冠军伊朗刚踢完,接下来是中国队登场。现场几乎没有观众,我和几个同事轻松坐上主席台观赛。没多久,从更衣室盥洗出来的伊朗国脚们,也坐上主席台看中国队比赛,阿里·代伊、巴盖里和阿齐兹这伊朗三杰都在。代伊和阿齐兹说不了英文,但巴盖里可以,于是在几乎没有约束的环境下,我能自由地和这几位享誉亚洲的伊朗国脚交谈。

在1996年亚洲杯上,这三杰神勇发挥,6比2大破韩国,并且最终夺冠后,他们都在1997年加盟了德国球队,因此这三人都对中国球员留洋感兴趣。巴盖里指着场上中国队队长范志毅说:“他去欧洲哪个联赛都能踢,在亚洲,只有他能防得了阿里(代伊)。”代伊身材极为强健,是那个年代最标准的钢筋型中锋,当时代伊就坐在我前排,我伸手掐了掐他肩膀,确实像钢块一样。要去扛这样的中锋,需要怎样的体格?

代伊和范志毅,身躯上确实有一点相像之处,就是这两个人都一副“铁肩”——上半身肌肉并不是那么粗壮,宽阔的肩膀却总是向上扛着。有点“铁肩担正义”的意象。

巴盖里更感兴趣的,是范志毅和孙继海在水晶宫薪资是什么水平,这在当时都是个谜。中国队踢完,伊朗队也准备登车返回亚运村,代伊还专门在场边和范志毅打了声招呼,巴盖里拉着我,似乎想让我问问范志毅,看能在英国挣多少钱,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法开口,不过范志毅看到巴盖里,马上用英语问他:“你是不是要去布拉德福德?”当时布拉德福德也和水晶宫一样在二级联赛,有志冲击英超。

我没有机会询问范志毅防守代伊是什么感觉。那一年亚运会,在亚运村外国际混合区,见到的更是轻松嬉闹的国脚们。国足似乎和羽毛球队关系特别好,一次晚间采访,我见到范志毅和几位羽球国手聊得极high,反手围住女双奥运冠军顾俊的脖子,玩闹得非常开心。

孙继海后来和我说过,那次亚运会以全主力国脚阵容出战、他和范志毅都被从英国征召回队参赛,主教练是英国人霍顿。虽然国足最终只获得铜牌,但和其他运动队同住亚运村的集体生活体验,是许多国脚终身难忘的经历,因为职业球员很少有这样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体验。当时的中国代表团,强大无匹,男篮王治郅,早已是被NBA看好的未来人才,不过中国运动员所到之处,范志毅总是那个最能闹、最抢眼的“老大”。

4

“霍顿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足球战术。”这是那一代国脚中,许多位的足球认知记忆。然而霍顿被劝说去兼职带国奥,悉尼奥运预选赛铩羽而归,国足主帅位置也丢了。

霍顿和范志毅,关系相处应该很好,因为范志毅和孙继海能去英国踢球,背后都有着霍顿的种种人脉关联。霍顿之后,则是另一位外教:塞尔维亚人米卢蒂诺维奇。与学院派的霍顿相比,米卢大相径庭,更江湖更狡黠,心思更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孙继海这样黑白分明、锋芒毕露的性格,和米卢一开始是不合拍的,甚至还传出米卢与“大连帮”不和的说法,之后在李明婚礼上,似乎抚平了这一道若有若无的裂痕。孙继海的留洋道路,比范志毅复杂——在水晶宫,他的年龄和潜力更被看好,但国内的重重压力,居然中断了他的水晶宫生涯,回大连帮助母俱乐部保级……初到伦敦期间,孙范之间,关系和睦,不过之后又行同路人,个中情结,当事人都讳莫如深。

和范志毅长期合作的人,似乎都和他有过这样关系的起伏。徐根宝是恩师,也斥责过他状态不好、“空心大萝卜”。而范志毅总有唾面自干的能力,后来还能用“空心大萝卜”自嘲和嘲讽他人。而之后徐根宝的寿辰宴席,范志毅肯定是以大弟子身份,端坐徐根宝身旁。

范志毅退役之后,兜兜转转,并没有在执教或者足球管理道路上,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范志毅父亲范九林先生,是上海知名的足球青训教练。据说范九林先生在2020年去世前,曾经嘱托徐根宝照看范志毅。

米卢却是一个很难让人产生正面冲突的人,因为他的圆滑。

2018年世界杯前,腾讯在上海组织超级企鹅足球名人赛,开赛前三天,罗伯特·卡洛斯、普约尔、马特拉齐、吉格斯、加里·内维尔、里瓦尔多、克雷斯波、巴拉克等,一个个被拉近精美搭建的演播室,拍摄个人纪录片,我是采访者。米卢是这个名人纪录片系列中的最后一位。同一天下午,范志毅也在上海组织了一场,以他名义号召的足球慈善赛,晚上他又要来赶场参加这边的比赛,时间非常紧张。

不过就在拍摄米卢专访时,范志毅飞车赶到现场,和米卢亲热拥抱。他们之间的交谈,多为询问彼此近况。近20年前国家队的往事,他们似乎都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涉及,对于当前中国足球,米卢更是谨言慎行,反倒是范志毅,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直言不讳,从批评国家队、到点评青训基础的缺失,毫不保留,也不时有各种名言流出。

2020年之后,范志毅这种批评性的大炮表达,有所减少,只是在综艺节目里,才有戏谑式的流露。这或许和他进入上海足协,身份一时间有所变化相关。

谁能想到,足球生活像是停滞了20年的范志毅,最终却是在娱乐大潮里,实现了一次复活。

5

如果搜索一下,退役之后范志毅的行迹,往往是和“脑子里一片空白”、“脸都不要了”这样的名言,以及“殴打浇水工”、“掌掴裁判”等新闻。他的角色,不是青训教练、俱乐部预备队教练,就是某低级别联赛俱乐部主教练。

中国第一位“亚洲足球先生”,中国足球留洋的先行者,退役之后不应该如此。范志毅和他这一代的02世界杯国脚,本应该是过去20年中国足球发展的主力大梁,但实际上当中国足球、中国体育最需要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时,他们都在靠边站。同一批的队友,李铁、李霄鹏倒是站上了国家队主帅位置,表现和结果都一言难尽,而范志毅在俱乐部层面上,都没真正走上一线。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不能说02一代国脚都因为同样性格而被决定了命运。范志毅是个特例,因为他曾经太张扬、太火爆,也可能太肆无忌惮,然而他达到过的竞技高度、他见识过的世界及亚洲足球,如果不能成为中国体育传承的财富,浪费得实在有些可惜。

范志毅并不是没有雄心壮志,也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退役几年,一次饭局上遇上我的前同事葛爱平先生,范志毅在饭桌上直接撩开上衣,给大家展示他6块腹肌依旧的身材,不过当时他痛斥的是中超赛场上太多“白斩鸡”——后几波的职业球员,钱来得太容易、足球水准上升得却太慢。

这几乎是02一代球员的普遍心理,他们青少年时代成长于更严苛也更单纯的专业体育时代,成年之后赶上职业化,赚过钱、成过名,可也吃过早年的苦,更经历过退役之后的低迷。他们知道竞技体育里,成功的不易,不会将赚大钱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尺。然而另一方面,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90年代痕迹,个性在压抑之后的释放、物质财富在紧缺之后的极速丰富,他们的迷茫和挣扎,多少有些找不回那个曾经的自我、也很难在如此功利刻骨的现实面前,低下自己的头。

于是有人从俗、有人消失、有人嬉笑怒骂、有人沉默是金。范志毅或许从来没怎么约束过自己的性情,本我永远都在自然袒露,这样的性格,难容于各种秩序之中,也是不得已的结果。

各种关于他的传言,始终不绝于耳。有人说他欠过不少债、他的个人家庭生活几多波折,然而在娱乐节目中大红之后,他又恢复了财务健康,女儿也长大成人。

范志毅似乎总活在我们眼前,似乎又总有些不着边际。我时不时会想起,这个和我最多算是“一面之缘”的上海人,雾里看花,我总觉得范志毅支棱起来的各种棱角,就是90年代的缩影。申花球迷好像有过一句“不狂放不申花”的口号,其实申花乃至上海,早已不狂放,狂放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但为什么总是回想起来,一切还是那么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