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最近,听到一位孩子马上就要参加中考的爸爸吐槽:

“别人在备考,我们在摆烂。我儿子快15岁了,天天在家刷手机。

实在看不过去后,我用自己45岁重新创业的事来激励他,结果儿子一句话就怼了回来。他说自己不出门,也不干啥坏事,就只刷会手机,这是不给爹妈添堵,不给社会添乱,是在奉行低碳生活。”

话一说完,我们几位家长都被他儿子的脑回路笑到岔气。

这位爸爸继续恨铁不成钢地说:

“我们那个年代的青春期,又热血又追梦的,怎么这一代的孩子,又没冲劲又颓废?我现在都不想管他了,免得一说话就想骂他。真不知道后面该咋办?”

《与青春期和解》中写道:“亲子关系中出现问题和冲突,父母先做出改变,破局的可能性才能更大。”

问题在孩子,答案在父母。

解清疑惑前,先分享一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欲望的孩子,背后都有高要求的父母

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提问:

他的儿子13岁了,初一之前,成绩又好,还很乖很懂事,可以说就是那种别人家的五好孩子了。

可初一快结束时,仿佛一夜间,他儿子就变了。

脾气变得越来越大,暴躁、易怒,一点点小事,就能冲父母大喊大叫。尤其是到了初二,孩子的变化更大了,一触就炸,和父母天天吵架。

9月底时,他觉得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决定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决定遵循医生的建议要无条件接纳和放手。

回家后,他开始放松对孩子的限制,允许儿子能玩电脑玩到过瘾。

可没想到的是,事态发展越来越不受控制。

他慢慢发现,儿子叛逆、厌学的状态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到了黑白颠倒,通宵玩电脑。更严重的是,孩子从一开始的厌学请假,发展到后来几个月都不愿意去上学。

他对孩子的未来很担忧和绝望,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在评论区的一个高赞回答中,答主从“多巴胺”和“血清素”的角度给出了分析:

多巴胺使人快乐,适当分泌,可以给人动力;过度分泌,就会成瘾。

想要分泌多巴胺,需要达到两个条件:

1、产生预期

2、不确定的奖励

比如,刷短视频,因为知道一定会有有趣好玩的视频出现,所以就想一直刷下去;

打游戏,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出更好的装备,所以就想一直打下去。

而血清素,正常分泌,可以让人专注眼前,安心当下;较少分泌,会焦虑不安,难以放松。

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的高要求、高期待,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而孩子也对自己有高要求、高期待,一旦实现不了要求和期待,孩子就会面临很强的挫败感和羞愧感。

对自己的挫败,对父母的羞愧。

当这两种情绪累积到足够多,形成长期的压力后,另一种物质“皮质醇”,又会开始捣乱,越分泌越多,这个东西分泌多后,又会反过来抑制血清素的分泌。

到这里就很明确了:

压力越大——“皮质醇”越多——“血清素”越少——越不能专注当下——越期待收获“多巴胺”——选择短、平、快的刺激。

回看原问题,其实这个男孩在一开始面对心理医生时,曾提出过自己无法控制好情绪问题时,就已经暴露出,他的情绪压力已经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而情绪是表象,长期的压力和无助才是根本。

因为父母长期给的压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又无法消化这些压力,所以才想要去追逐大量的多巴胺来刺激自己逃避压力。

就像评论区另一位答主所说的,自己家也是同款孩子,同款父母:

从小都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都非常优秀,会按照父母的高要求、高期待去完成父母想让他们完成的事,但其实孩子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高压状态。

一般这种孩子只要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关注点变多,又处于正确的三观还未完全成熟时期,当他们判断不了该怎么办时,就会唤醒潜意识里的声音:“放纵地玩吧!”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持久战。

其实,心理医生的建议一开始并没有错,孩子需要无条件接纳和放手,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的心态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任何阶段的任何样子,能做到在孩子现在的样子并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时,放开想要控制的手。

先解决父母的问题,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父母的改变,才是孩子改变的底色。

教育最大的谎言,是无条件满足孩子

“中国的父母们,都太使劲了。”

一位50多岁的心理工作者,曾在视频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男孩,成绩一直很好,因为做试卷太多,看到试卷甚至会休克,已经出现了物理性的身体晕厥。

担心孩子出问题,心理师给孩子的妈妈建议让孩子先不要复习了,到高考直接参加就行了。

可孩子妈妈坚决不同意:“当然不行,复习一停,高考成绩就得差。”

孩子继续向妈妈求助:“可是妈妈,我真的要崩溃了,你知道吗?”

没想到孩子妈妈反驳:“怎么别人不崩溃,就你崩溃!”

心理师无奈下,只能用“万一孩子采用极端手段怎么办”劝说孩子妈妈,但这位妈妈仍然坚持己见。

心理师感慨:“很多孩子出问题,父母都忽略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就是孩子求助的过程。其实孩子很早前,就向父母说过他很累,压力很大这些话了,只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的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总说,孩子怎么突然就变了?其实孩子的变化,是一点点发生的,只是我们习惯站在高角度去俯视孩子,所以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地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

就像《父母的觉醒》中所说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最需要抵御的是我们的‘自负感’的介入。”

孩子从想说,到不说,再到和父母对抗,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变化出来的。

就像视频中心理师所说的,我们对孩子的养育,很多都是干涉性的、侵入性的。

我们总恨不得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对的,都给到孩子,一点错都不想让孩子犯,一次挫折都不忍孩子受,有些满足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可是孩子终究是要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所有现在的满足,未来都会被反弹回来。

父母最大的觉知,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

心态稳定,就不会什么都想对孩子无条件满足,就会允许他们和我们一样,去犯错,去失败,去选择,去经历,去成长。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给孩子这三项权利

好友是一个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上次聚会,她分享了一件她班级里的趣事。

有段时间,她班里的男生天天向她请假要去打篮球。

有次她没批假,他们竟然逃课去打,还有人在上课的时候故意偷拍篮球制造出动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向她投诉过。

可面对她的质问,这帮男生还特别不可一世:“老师,我们都是未来的科比,一个能抵一支篮球队。”

当时,她没有苦口婆心劝,也没有讲一堆大道理,而是用了一个特别的绝招:

她先找到校篮球队的学生,让他们和自己班男生打一场篮球赛,要求只有一个——狠狠打,只要打赢就请整个校队吃火锅。

果然如她所料,和校队的比赛,她们班男生被彻底狂虐,打到一半,他们就找各种理由灰溜溜逃到教室去了。

她转身上楼一个个把他们揪下来:“不到比赛结束,不许回教室。”

自那次比赛后,那群男生再也没像以前一样狂妄自大。但她也没有用这件事来打压孩子们,相反,她用了一节班会课,肯定了这些男孩喜爱篮球的热情,和想做篮球明星的梦想;但是也探讨了如何去正确安放自己的热情,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方法。

虽然是学校发生的事,但放在家庭教育中,同样有用。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不难管,对于他们而言:

让事实说话,比用语言说话更管用。

情感上的支持,也比语言上的说教更省力。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试错,在体验和试错后去自主选择,给他们体验权、试错权、自主权。说白了,是让他们多一种属于自己的成长的经历,并在这个经历中,内化出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套自洽的成长规则。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研究员安妮曾说过:“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但并非注定是一个困难的时期,它有正面的、可引导的、可控的一面。”

用对了引导方法,青春期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里程碑;

用错了引导方法,青春期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分界线;

里程碑让孩子蜕变,充满力量地走向未来;而分界线的对面,却充满不可控的未知。

陈丹青也曾说过:“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好的大人。”

大人,是孩子的引导。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隐问题在父母。

好的引导,才能成就孩子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