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军事群里面讨论正火,有人发来消息说,任老爷子也在看“悟空问答”。或许W君的文章也被名人读过啊。

甚喜。

任老爷子在华为内部po了一张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这张照片中的飞机应该是伊尔-2攻击机,在1939年首飞,曾经在二战苏德战场上大量使用。图片是一个视频的截图,视频讲的是卫国战争的惨烈。

原始视频截图在这里,任老爷子的图片有过小小的P图嫌疑(注意螺旋桨)。

当然了,作为公关图尚可。

这里要表扬一下当时任老爷子的访谈文章的记者,记者是这样说的:

记者:这架飞机之所以能够飞回来,是因为要害部位没有受到伤害,例如油箱、发动机,只是机翼非要害部位受到了伤害。有没有可能飞的时候要害部位受到攻击,那怎么飞回来?

作为新闻工作者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值得点赞。以后W君也就开始粉这名记者了。

今天要讲的也就是战机的“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问题。

在二战战场上,大家常常能够看到一架轰炸机伤痕累累的回归到机场。不少人就开始感叹这架轰炸机是多么的结实,被打了那么多的弹孔依然可以飞回机场。

例如这架B-17轰炸机,机头被完全打烂,但是这架轰炸机还是顽强的飞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有一架B-17机身都被打成了垃圾场,也依然顽强的飞了回来。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技术人员在感叹飞机的坚固性之余就展开了争论:是要加强战机受弹部位的装甲呢?还是要加强战机没有受到攻击部分的装甲呢?

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加强的是被打烂的部位。然而然有一个技术人员说出来了一个至理名言——“死人是不会说话的”,需要加强的恰恰是轰炸机上没有被炮弹打穿的部位。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了。

一架战机被击中大量弹孔依旧可以飞回来,那么就证明被击中的部位并无大碍,并不会造成飞机上致命的损伤。而没有受弹的部位如果真的被击中的话,飞机是绝对难以飞回来的。

需要加强的部位恰恰就是这些没有受弹的部位。

在军事和武器设计领域,往往会应用到“幸存者偏差”原则去检讨一个武器的设计合理性。

以上面的B-17为例:

B-17被打掉的机头部分其实只是B-17的前机枪炮塔,由于和机舱内还有一道门,因此即便这个炮塔被打掉,也不会过多的影响B-17的飞行性能。

而整体上看没有受弹的部位则会将人吓出一身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翼中段、发动机、机尾大梁都没有受弹的现象。那么对比一下轰炸机的结构图我们看一眼:

如果机翼中段被击中,那么结果就是油箱被打穿。如果是被击中发动机则是发动机失去推力,如果机尾大梁被击中那么就是机身断裂。

从这里,我们就应该可以理解任老的飞机其实是没有被打中要害的飞机。

说回军事上的应用,幸存者偏差实际上是告诉了飞机的设计师一架飞机哪里应该继续加强的指导原则。加强未被击中的部分其实才能够真正的去提高战机的生存概率。

于是就有了A-10这样的攻击机设计:

我们可以注意到上面的A-10发动机舱被打爆,但A-10的设计发动机之间的距离刚刚好,既不会距离过远,导致一个发动机失效后出现大范围的推力偏差;又不会设计的距离过近导致发动机失火的火焰蔓延到另外一个发动机上。

同时,机身的重点部位被增加了额外的装甲,即便是中弹也不会导致内部的损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现代战机的设计基本上都参考了重点部位重点保护的原则。使得飞机在受到损伤后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飞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