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日前,记者就新时代如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采访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

李六三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主动将文物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比如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考古遗址公园等的建设中,要努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动城市复兴和乡村振兴。要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文保单位、世界遗产地、博物馆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推出更多红色主题旅游景区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好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李六三表示,要秉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理念,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同时要全面加强管理,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文物防灾减灾体系、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要加大文物利用力度,让文物走进公众生活,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阐释文物蕴含的多重价值,发挥其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优势,开展其综合价值、保护理念、保护技术、展示利用、监督管理研究,将文物价值研究和阐释贯穿于文物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同时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系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科技创新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不竭动力。李六三认为,要发挥现代科技在数据采集分析、文物病害分析等领域的作用,构建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同时借助新技术让藏在深闺的文物进入公众视野,构建起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体系。据悉,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整合各方各类文物资源,推动文物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文物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和保护利用,创新传播手段,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家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六三认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要加强人才建设,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人才支持。相关单位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员编制大幅增加,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人才队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结构将更趋合理,布局将更加科学,体系将更加完备,人才的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必将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指出,“亚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并保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加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深化亚洲文明交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李六三认为,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坚持服务外交大局,不断扩大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着力推动援助柬埔寨、尼泊尔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搭建援外文物保护咨询平台,讲好“援外文物保护故事”。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积极推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大使计划,拓展我国与亚洲各国的文化遗产交流合作。“要以对外交流为纽带,推动中国文物保护理念、技术、成果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技术、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为国际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做贡献。”他说。

2023年5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