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鼓楼区也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相较于之前已发布的部分近郊区,鼓楼这次的规划并没有太多亮点。但作为一个发展非常成熟的区域,在没有大量多余土地的情况下,更多针对存量进行升级改造,本就是合情合理的正常操作,想要脱胎换骨式的大变这并不现实。不过不管怎样这都不妨碍我们一窥鼓楼的最新规划思路,我们挑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条条说。

一、江南主城与江北新区的主要联动点

规划在靠前的位置就给出了一张图,其充分展现了鼓楼区对于自身的定位,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江南鼓楼区扮演着类似领导者的身份

2、在南京跨江战略中,鼓楼区是连接江北、拥江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定位。

很显然鼓楼区对于自身的定位是非常明确且自信的。对于拥江发展,鼓楼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6大中心

鼓楼在规划中明确了1个市级中心、5个地区级中心、17个特色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市级中心+地区级中心明显最为重要,图中也给出突出的图示圆圈。

不过个人觉得某些中心的规划实际上很难真正落实,比如幕府创新区科创中心。这个中心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点状中心,它其实是一条沿街商办带。而所谓的幕府创新区科创中心就是在中央北路两侧通过适当的拆迁,腾挪出一部分土地,用于新的高楼大厦的建设。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新旧混合区域,好处是人气旺盛,适合商业中心的打造。缺点在于,城市界面注定了不统一,毛细路网缺乏,虽然主干路交通方便但内部通达性不足。且由于新旧混合,边拆边建一定是普遍情况,从旧到半新的过程显然相对会比较痛苦,可见最终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这样的区域上赋予较重、较多的城市核心功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偏高,且最后还未必能出效果,这是幕府创新区的一大挑战。当然鼓楼重点打造这条主干路城市廊道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新增功能覆盖到铁北更多的市民,本意上考虑更为周到。

金陵船厂一带情况就要简单多了,主体清晰明确,其土地开发也更为整体,开发起来明显更出效果,但在规划中的定位偏低,稍有些可惜。

湖南路在定位上再次明确了地区中心的地位,可见鼓楼并没有放弃湖南路,但规划虽然理想,现实层面湖南路的商业实力,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即使是湖南路与山西路的交叉口,其综合业态也不尽人如意。更别说烂在地下的超长步行街了。湖南路的里子几乎完全靠着狮子桥步行街的老脸苦苦支撑。

很高兴下关滨江商务中心定位依然颇高,但还是那句话,落实了才是好规划,不落实就是画饼。目前鼓楼滨江仍以高容积的超高住宅建筑为主,滨江的商办建筑群动作相对缓慢,何时实现当初规划的天际线模样,还是个未知数。

三、跨江交通

事实上鼓楼与浦口之间是南京最早构建过江通道的两个区域,不仅是公路,铁路同样如此。现如今两地之间依然在不断的追加过江通道,其中包括在建中的建宁西路长江隧道和规划的汉中西路过江通道。建成后将继续强化江北新区和鼓楼之间的联动,但稍显可惜的是,这两条过江通道并不是常规的快速路定位,只是主干路定位(红色),这意味着全程是存在些许红绿灯的,通行效率偏低。

在江北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情况下,注定了前往江南主城寻求更多机会和功能需求的市民总量不会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鼓楼已经饱和的交通容量能否应对,显然这对鼓楼是一个挑战。

有意思的是在铁路内容的那部分,有这么一句话:鼓楼区规划形成“一高一普一战备”的铁路格局,分别为宁淮高铁、京沪铁路、津浦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高一普很好理解,但战备居然指的是津浦铁路,这意味着老南京北站以及老南京西站的设施是需要部分保留的。这实际上对浦口火车站片区以及鼓楼滨江南京西站周边的打造是有一定影响的,不可协调或条条框框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