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万古

编辑/长宁

1947年,正值大别山作战的关键时期,10军军长却提出要回家报仇!邓小平知道此事后,不仅没有反对,还特批了一把机关枪给他!

8月,时任第三兵团10军军长的杜义德,跟随邓小平带领的野战军,进入了大别山。杜义德一到大别山,就有一个念头浮现在脑海中:他想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报仇!不过此时正值战役关键时期,离军回家报仇显然不符合军队纪律。

不过经过一番思考后,杜义德还是向邓小平提交了申请。没有想到,邓小平最后居然同意了杜义德回家报仇,甚至还特批了一把机关枪让他带着!

邓小平为何会同意杜义德报仇的请求?杜义德要报的又是什么仇?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杜义德“临战报仇”的背后隐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少参军

1912年,杜义德出生在湖北武汉黄陂区的一个村子里,家境贫寒。也正是因为杜义德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在读了8个月的私塾后,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补贴家用。等到15岁的年纪,杜义德也同大多数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离家做工。

当然做工的前提是自己得会个手艺,因此杜义德离开家去到武汉后,为了学手艺,先去当了学徒。在那个年代,生活清贫者,总是受尽欺凌。在家乡,因为没钱没地位,所以被地主豪绅欺负;离开了家,在外务工老板也想尽办法的欺凌手下学工。

身份不同,眼中的世界自然也不一样。在实施欺凌者的眼中,这个世道还算畅快;但在被欺凌者的眼中,世界却是灰暗无比,饱受折磨。不过15岁的杜义德,在长期被欺负的过程中,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世界会有如此多的人,受尽苦楚。眼前的这个社会,穷人仅仅是想要安稳生活,居然都是奢望。

回想起小时候,家中田地收成,好不容易多了一些,一家人本以为接下来一年,都能够吃饱肚子。然而当地的地主豪绅,二话不说就来到家里,伸手要钱要粮。那时候杜父不过稍微反抗了一下,就挨了好一顿毒打。

从这之后,杜义德时常都在想,究竟要到什么时候,穷人才能不受压迫而活?

因此,当杜义德听说红军要来的消息后,他的内心也是无比激动。因为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红军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想要为穷人打天下的!从小看遍人性冷暖的杜义德,听见这个消息后,也萌生了想要参军,替穷人打天下的念头。

很快,杜义德就等到了实现理想的机会。

1928年,杜义德成为了赤卫军的一员,同年也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一年之后,杜义德也跟随赤卫军成员,一起加入了红军,成为了红11军31师4大队的成员。而杜义德凭借着自身突出的能力,还当上了4大队的宣传队长。

不仅如此,杜义德还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在宣传途中遇到敌人时,借助地形优势,出其不意的打了好几个漂亮仗。不过十几岁的杜义德,也明白,要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致胜,那么夜晚无疑是最好的出击时刻。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杜义德在战略战策上,有着一定的天赋,如果加以培养,那么将来必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不过在杜义德成为将领之前,他仅仅是凭借着那一点天赋,和勇猛无畏的作战风格,也收获了“夜老虎”的称号。和杜义德交过手的敌人,也对他产生了畏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杜义德也跟随着部队,在抗日战场上厮杀。在抗战期间,杜义德也去到了抗大学习。杜义德原本就是一个勇猛无双的战士,并且在战略布局上,有着一定的天赋。

在抗大学习的过程中,杜义德也接触到了更加系统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一个原本就有着指挥作战天赋的人,在有了更完善的知识扩充后,无疑会蜕变成一个更加有谋略的将领。当然,出去作战能力的提升,杜义德的思想觉悟也更进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5年3月28日晚,杜义德奉命指挥部队强渡嘉陵江的时候,就立刻命人架起浮桥,让战士们有条不紊的渡江。不过在渡江的时候,还是出现了意外。那就是90师副师长,居然带着刚缴获的两匹战马上了桥,这也导致原本有序渡江的战士们,堵在了桥上。

杜义德见状,直接拿起枪,打死了两匹战马,确保了战士们继续有序渡江。当然杜义德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90师副师长的不满,当即二人就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战时要报仇

1947年,正值大别山作战的关键时期,10军军长却违反纪律,扛起机关枪要回家报私仇?

90是副师长名叫王近山,也是有着“王疯子”之称的红军指挥员。王近山看见战马被杜义德,两枪就杀了,顿时就怒不可遏,跑到杜义德面前,大声吼着:“那是给总部首长的战马,你也敢杀!”

听着王近山的话,杜义德并没有被吓到,反而当场就和王近山硬杠起来:“总指挥命令,骡马辎重不允许上桥!”

确实,原本强渡嘉陵江,就是争分夺秒,两匹战马上桥,瞬间就造成了堵塞,而每耽搁一分,战士们要承受的危险就要更大一分。在杜义德心中,他既然奉命做了这个渡江指挥,那么首要考虑到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让部队完成渡江!

两人的争吵,也引来了徐向前。当徐向前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当即就狠狠的批评了王近山。而杜义德和王近山也算“不打不相识”,两人之后更是成为了刘邓大军下的“黄金搭档”。

1942年,杜义德凭借着突出的军事能力,被任命为冀南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而这段时间,也成为了杜义德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考验。

日军反扑严重,八路军几乎每天都在战斗中度过,而杜义德带领的部队也是如此。除去频繁作战外,部队所处的环境,也造成了不少困难。没有高山密林,隐藏行踪就是一大难题,除此之外,蝗灾肆虐,疫病滋生,不少战士是既吃不饱又饱受病痛折磨。

在这样艰苦的情形下,杜义德每天都绞尽脑汁的想,要如何改善现状,取得战争胜利。当然,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杜义德也做好了带头作用,每次战役,他都冲在最前线,无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身上也落下了不少伤疤。

最终,在杜义德的带领下,顽强战斗的战士们,也顺利通过了这场考验。

时间来到1947年,此时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是因为蒋介石的野心,所以国共内战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此时的杜义德,也成为了野战军的一员,担任第10军军长,跟随邓小平作战。1947年,野战军接到组织命令,准备进入大别山,用这一步巧棋,去应对蒋介石的“进攻”。

在这个过程中,杜义德和他的“黄金搭档”王近山,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二人配合默契,掩护了整个野战军,顺利渡过黄河,进入大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一到大别山境内后,杜义德明显就变得心事重重。在他的脑海中,一个想法开始出现。而这个想法就是:回家乡报仇

自从杜义德参军后,几乎就没有回过家看看,如今大别山距离他的老家黄陂,也仅仅隔着一座山。看着近在咫尺的家乡,杜义德也想到了往日的仇恨,因此他迫切的想要回到家乡,痛痛快快的报仇。

只是此时部队虽然顺利的挺进大别山,但是身后的敌人,却是一刻都没放松,在封锁和围剿山区。这也就意味着,部队现在需要杜义德。并且,在作战期间,离队回乡,本就不符合部队纪律。

想到这些,杜义德也很纠结。但是经过一番仔细考量后,他最终还是向邓小平提交了申请书。

邓小平在看见杜义德的申请书后,出人意料的同意了杜义德的申请。因为邓小平知道,杜义德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不会不顾全大局做决定。事实上邓小平也想到了,杜义德最终会下定决心的原因。

因此,邓小平不仅同意了杜义德的申请,还特批了一把机关枪给他。要知道此时军需紧张,机关枪更是用一把少一把。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邓小平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英雄荣光

1947年,正值大别山作战的关键时期,邓小平不仅同意了10军军长,要回家报仇的申请,甚至还特批了一把机关枪让他带上?

要说清邓小平会同意杜义德离队报仇的原因,还得先讲一讲杜义德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

杜义德年少参军,并且凭借着勇猛的作战风格,很快就立下了不少功劳。自然,在立下功劳的同时,也遭到了敌人的觊觎。不过很明显,敌人就算再痛恨杜义德,也不能找到他的具体踪迹,因此敌人也将目标放在了杜义德家人上。

很快,杜义德老家黄陂,就发生了一起逼问事故。当地的还乡团将杜义德的父亲围住,并试图威胁他说出杜义德的下落。当初杜父知道自家儿子成为了红军,也是自豪得不行,毕竟杜家也没少因为贫穷无势,受到欺凌。

如今儿子成为了为穷人打天下的英雄,当父亲自然很是欣慰和支持。因此无论还乡团的人用尽何种威逼利诱的手段,杜父始终没有吐露半点不利于杜义德的消息。眼看着在杜父口中,得不到有用信息,还乡团的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杜父残忍杀害。

而杜父在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儿子会带着红军回来报仇的!你们没有好日子过了!”

杜父的死讯很快也传到了杜义德的耳中。听闻噩耗的杜义德,顿时就感到怒不可遏,恨不得马上冲回家,为杜父报仇。但是此时的杜义德还有任务在身,为了大局考虑,只能将报仇一事搁置。

也正是因为有了杜父惨死的刺激,才让杜义德对敌人更加痛恨,战役进行的时候,也更加不要命的冲在最前面,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消解他心中的悲痛。之后的作战行动,也让杜义德离家乡越来越远,报仇一事更是遥遥无期。

不过这些年来,杜义德的心中从来都没有放下过这份仇恨,因此到了1947年,随军进入大别山后,杜义德再也忍不了了,向邓小平写了申请书。

而邓小平之所会同意杜义德,这个看起来已经违背了纪律的请求,也是想到了其中的两个好处。

其一,杜义德早日了却心中执念,才能心无旁骛的进行接下来的战斗,不然心绪难平,无论是对杜义德本人还是部队,都有影响;

其二,杜义德去报仇的对象,是当地的返乡团,因此同时也能够肃清一下,地方隐藏的小股反动势力,扬一下解放军的威名,而这,也对当地百姓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好处。

因此,邓小平不仅同意了杜义德的申请,还特批了一把机关枪给他。杜义德也拿着机关枪,带着一小队人马,杀回了老家。

一向作威作福惯了还乡团,怎么可能是英勇善战的解放军的对手,很快杜义德就剿灭了一百多名作恶份子!杜义德总算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给当地穷苦百姓,还去了一片安宁。

当然除此之外,杜义德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队的军需资源需求。

了却心中大事的杜义德,也更加卖力的投身在革命事业中,凭借着他过人的谋略和英勇无畏的精神,立下了一个又一个功劳。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杜义德也申请去到了最前线,在朝鲜的东南海岸,立下赫赫功劳。1955年,杜义德这么多年在战场上打拼出来的功绩,组织也为其授了中将军衔,表示肯定。此后,杜义德也积极投身在国家建设中,为祖国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像杜义德这一辈打拼出来的革命先贤们,也一直保持着低调简朴的生活作风。杜义德更是三令五申的让家中子女,千万不要借着他的名头去谋取好处,为人做事,也要脚踏实地,不能够搞花招。

杜义德的训诫,他的子女也一直记在心里,并没有辱没杜义德的荣光。

2009年,杜义德因病离世,终年98岁。杜义德的一生是光荣的,而他身上体现的革命精神,以及曾经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也一定会被后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