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垒墙、瓷片铺路,为了写它,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写坏300多支笔,它就是陈炉古镇,一个千年炉火不熄的耀瓷古镇,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

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罐罐垒墙,瓷片铺路

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所在地,中华历史文明的发祥地,拥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当许多历史古镇以水乡或者明清建筑而闻名时,在陕西铜川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古镇。

罐罐垒墙,瓷片铺路,随处可见的瓷片路,触手可摸的陶瓷罐罐墙,游在其中,犹如行走在油画之中,那古朴的古窑遗址,让人仿佛进入书中,这就是贾平凹小说《古炉》中的那个陶瓷古镇,为此,贾平凹曾写坏了300多支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西安向北不到七十公里,便到了铜川,沿着新修的陈炉古镇旅游公路,约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到了这个千年炉火不熄的耀瓷古镇。

在这里,人们用陶瓷砌墙、铺路、造房子,还有坛子建的烟囱,陶片绘制的艺术画,甚至许多材料都是坛坛罐罐破碎后产生的废品。古镇的房屋沿着群山而建,层层叠叠,一排套着一排,经常会出现邻家的屋顶是自家的院子,那场景就像油画一样充满立体感。

02 陕西八大怪之一 碗盆分不开

电视剧《白鹿原》中有这样一幕,张嘉译端着一个大碗酣畅淋漓地吃油泼面。每每看到这幕时,电视机前的小伙伴们都忍不住地口水往下流,但你可知道他端的那个碗来自哪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这个大老碗名曰中国耀州蓝花特大高把老碗。那它的产地就是陈炉古镇。

关中八大怪,碗盆分不开。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

为什么关中人这么能吃呢,其实是因为平时关中汉子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加之没有副食营养,人的饭量便越外的大,吃饭时无论大人还是半大小子都用老碗。

正所谓“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便是那年月庄稼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耀州窑在北宋年间作为官窑,专为皇室烧制贡瓷,尤以青瓷见长。但到了金元时期,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耀州窑从黄堡搬到了陈炉镇,从此陈炉炉火千年不息。

而陈炉的坩土含铁量比较大,不太适合炼制精美的耀州青瓷,所以当地陶瓷坊就以当地原料为主,烧制出了这种中国耀州蓝花特大高把老碗。

这种老碗白底青花,外侧碗沿勾勒着简单的花纹,仿佛无意为之,细看之下,则在粗犷之下蕴藏着无尽的细腻,那简单的勾勒似流动的水草,又像随风起舞的柳枝。

北方人的饭量比较大,日常做饭烧菜时的量也比较大,所以这种碗时常被当作盆来调菜拌菜用。

吃饭时,量小的少打些,量大的打上一满碗也就够吃了,吃汤面就不说了,吃捞面时碗小了,面要么搅不开,要么就会被搅出碗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那让人一吃终生难忘的酸汤饸饹

饸饹又名河漏、河捞。早在一千多年前,北方的先民就将荞麦面、高粱面、莜麦面、小麦面等和成团,放在饸饹床子里,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煮入锅中,捞出或干拌、或浇上臊子、或倒入汤锅中食用,面光滑劲道,味醇香鲜美。

陈炉古镇制瓷历史悠久,且遵守“三行不乱四户分社”的陶瓷生产制度,以家庭、家族式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妇女们既要参与家庭陶瓷生产,还要为整个家庭做饭,如何迅速简单地做好一家人的饭食而让男人们吃得又好又快,于是饸饹就成了不二选择。

勤劳的妇女们,提前将面和好,放入瓷盆中先“醒面”,然后趁着“醒面”的间隙又参与到制陶工艺之中,待到到饭点时,起锅烧水,再上架上饸饹床子,很快一碗饸饹就做好了。

陈炉的酸汤饸饹可是一绝。陈炉地区水土偏硬,呈碱性,所以为了中和平衡,故当地人多以酸为主,逐渐形成了陈炉独特的饮食--酸汤饸饹。

一口老式的大铁锅,烧上一锅滚烫的开水,把饸饹放进去,5分钟的光景,饸饹就熟了,可以从锅里面捞出来。

陈炉酸汤饸饹历来有“稀、煎、旺”的讲究,所谓“稀”指碗中的饸饹面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味道;“煎”指熬制的酸汤不能凉,要以滚烫的汤汁浇至饸饹面上;“旺”指猪油要放的多一些,这样饸饹面会更软和,口感会更好。

在食用过程中,陈炉古镇酸汤饸饹讲究“只吃面,不喝汤”。用筷子挑起饸饹,一根是一根,柔和筋攘,放到嘴里都不用嚼,葱花味扑鼻而来,三下五除二,一口气就能吃上7、8碗都不解馋。一声饱嗝,翘大指,陈炉饸饹咥上香。

04 陈炉的缸换泾三原的粮

自唐宋以来,耀州瓷就名闻全国,特别在陕甘一带,一直流传着“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的谚语。

陈炉因陶瓷而闻名,但在过去要将陶瓷变成钱,还需要那些牵着骡马或者拉着大车的驮脚客。

冬盆盆、夏罐罐,一年四季驮碗碗。过去的陈炉周边一带的农户,为了生存,便充当起了驮脚客,装上陈炉的盆盆罐罐,然后运往三原、泾阳一带。

三原县自古高产粮棉,和泾阳、高陵等地被誉为关中平原上的白莱心。三原在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就是西北的物流中心,全国棉布、茶叶、药材等土特产与轻工产品在此集散。陈炉瓷器也是从三原运往全国,走向世界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陈炉周边一带一连几年庄稼欠收,缺吃少穿是再正常不过了。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大家想尽了办法,拉缸走泾三原换粮就是最好的办法。

陈炉大缸厂生产的大水缸更是深受农民欢迎。这大水缸不仅能盛水,能存放粮食,更不会变质,还不怕老鼠咬。

而富平、三原、泾阳一带,盛产小麦,那个年代粮食是不能随便买卖的,所以就出现了以物换物的现象,许多陈炉周边的农民,拉着陈炉烧的水缸去泾三原一带换粮食。

为了多换点粮食,他们大缸套小缸,大大小小拉了七八个水缸,足有千斤左右。然后一早从家里出发,用两三天时间换到粮食,再返回。

这条拉缸换粮的路线,不知走了多少次。哪条路有多长、多陡,哪里上坡、哪里下坡,哪个村口有大树、哪个村里能讨水喝,太熟悉了。

如今,柏油路从210国道直达陈炉古镇,昔日拉缸换粮的小道多数被填平,弯道改直,陡坡变缓,风雨无阻。曾经父辈们拉着架子车,去个陈炉镇来回得整整一天,如今打个来回也就一两个小时,真是今非昔比。

如今游走在陈炉古镇,各家瓷厂盆盆罐罐、坛坛碗碗、碟子盘子、黑的白的、花的青的、大的小的、品种齐全,酒壶酒盅倒流壶,香炉花瓶笔架子,高的低的应有尽有。那个曾经的大缸厂早已不见了踪影,但在通往陈炉古镇的路上,我仿佛又看到了父辈那匆匆的身影。

陕西的古镇数不清,但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陈炉古镇独一家。朋友,有机会了来陈炉古镇走一走,相信你一定会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