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奥拉克尔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片干旱酷热的环境中,竟然存在着一个世外桃源,它就是著名的“生物圈二号”,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在这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包括空气和水在内的所有事物都是自给自足,与外界完全分离。当时实验方对外宣称,这个实验是为了日后移民火星而提前做准备,以及若有一天核战爆发,人类是否有能力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然而现在看来,这项实验并非像主办方说的那样,更有人认为,与其说是火星殖民或者是核战生存研究,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型的隔离实验,因为这个实验从开始也没有在做与火星生存相关的内容。而建筑物使用大量的玻璃材质作为外墙,更是抵挡不住核战爆发后的大量辐射。所以这个耗资了2亿美元的实验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更重要的是,人类有一天是否真的需要生物圈二号才能繁衍生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9月26日,八位身穿太空服的科研人员正在按照计划在等候室里做最后的调整,因为稍后他们就要参加一个继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史上另一个伟大的计划。不一会儿,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准备启程。此时,八位科研人员起身准备写下人类史上新的篇章。而这一切还要从37年前开始说起。那一年,在美国一个偏僻的农场里,忽然聚集了多位世界顶尖的学者,他们有的是生物学家,有的是环境学家,而他们之所以会在这里出现,是因为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持人就是生物圈二号的设计者约翰艾伦,没有他就不会有日后震惊世界的"末日实验"。

在会议上,约翰表示,地球上的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如果没在末日到来之前找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的话,人类就会灭亡。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刚刚的一席话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一位年轻人的心里,而他就是巴斯石油大亨的第二个儿子艾德巴斯,其家族掌控的资产已经高达近千亿美元。也正是因为这次会议,两个人一拍即合,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挚友。然后有一天,他们忽然决定创造一个独立于地球之外的生物圈,并在里面放八名人员,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毫无疑问,当生物圈二号的实验消息传出后,就在圈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实验对外的说法是为了殖民火星做准备,可当时的NASA早已经取消了后续的登月计划,火星殖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实验初期,很多人都觉得不切实际。直到1987年,生物圈二号开始动工的那一刻,人们才开始认真地看待这项实验。与此同时,实验的总工程师约翰也在各个领域开始挑选一些身强体健的志愿者,在一番严格的训练和筛选之后,有四男四女脱颖而出,他们将代表人类进入这个由科学家打造的伊甸园。约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实验之所以叫生物圈二号,是因为地球本身是生物圈一号,而实验就是要以人工的方式仿造一个小型的地球生态系统,所以进入生物圈的每一个物种都要经过精心的挑选。

根据记录,当时除了进入生物圈的八名实验人员以外,还放入了家畜、昆虫、植物等共计3800余个物种。这是不是有点像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呢?而这还不是最惊人的,我们再来看看硬件设施的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绝对可以说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的年代,因为在这个年代,人类完成了太多影响日后科技进程的发明,而生物圈二号也绝对称得上是那个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占地面积达到了1.3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被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气密玻璃建筑区、技术区和人类生活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气密玻璃建筑区最引人关注,它是由720万立方米的玻璃组成,里面包含了沙漠、热带雨林、草原、湿地以及海洋五个区域,而这些区域将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相互循环,为里面的人员提供一个可以生存的环境。技术区包含了所有维持生物圈运作的机器和数十台空调。由于生物圈所处在荒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容易造成建筑物内外压力不均所导致的玻璃破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团队还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被他们称作“生物圈二号的肺”。白天的时候,生物圈内的空气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而膨胀,膨胀后的气体就会被输送进两个圆形的建筑物内,而撑起里面的巨大圆盘,使这个重达18000公斤的圆盘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反重力状态。

而当夜晚来临,机体收缩,圆盘就会自动下降,将气体压回生物圈二号,使生物圈二号内的压力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数值。转眼间,生物圈二号已经落成。在全世界媒体的关注下,八名实验人员走进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造生物圈。当最后一个人走进生物圈后,舱门关闭,他们将从这一刻起在生态环境上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舱门关闭后,生物圈二号内的所有设施全部启动,此时实验人员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新鲜刺激的挑战。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有人出现了疲劳的感觉,有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饿感。

起初他们以为这只是换了环境以后的正常反应,所以也并没有在意,依然在各自的领域劳作。可他们的饥饿感和疲劳感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而他们还需要每天来到玻璃窗前,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挥手致意,有的时候还甚至要和外界连线,让外界看看他们的生活。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原本感情很好的八名实验人员分成了两个派系,彼此之间不但会有争执,甚至还会开始相互猜疑,而这还不是最危险的,在实验的中期阶段之前,由科学家精心挑选的3800多个物种竟然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而另一方面,比如蚂蚁、老鼠等生物开始大量繁殖,面对这样的危机,组员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却无法挽救。

毫无疑问,生物的大面积死亡时,组员们开始食不果腹,一些人甚至因为饥饿开始吃起了用来播种的种子。到了1992年,此时生物圈里的氧气含量已经低至14%,相当于身处1700米海拔的高原,已经有人出现了缺氧的情况。眼看再这么下去会危及实验人员的安全,于是实验方决定向生物圈内注入大量的液态氧气、食物和药品。于是在这些补给品的帮助下,八名人员勉强完成了此次试验。在实验结束后的数据中,科学家们找到了氧气大幅度下降的元凶,原来是人们低估了隐藏在土壤中的细菌。当舱门关上以后,细菌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且不断地消耗氧气。于是,科学家们在修正数据后,于1994年开展了第二次实验。

但这次实验仅仅维持了七个月后就紧急终止,原因是有两名参与第一次实验的前组员以解救参与第二次实验的新组员性命为由,打破了生物圈的玻璃。破坏了生物圈内封闭的循环系统,于是出资者艾德决定终止试验,将生物圈二号捐给大学用于研究。然而事情却并没有因此结束。虽然生物圈二号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却给人类好好地上了一课,因为相比起复制一个可以让人类繁衍生息的生物圈而言,眼前的地球更能好好地养育我们。所以有人说,与其思考如何在末日中生存,倒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保护地球上。可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疫情爆发之际,有人找到了一份公元1991年9月24日的纽约时报,并惊讶地发现,出资建造生物圈二号的艾德先生曾在他自己发表的生物圈目录中表示,生物圈二号的设计者约翰曾与他说过,生物圈二号可以在灾难来临时提供一个密闭的环境给高级生命生存,并在灾难结束后平安地返回地表。所以很多人产生了质疑,也就是生物圈二号根本不是以殖民火星为前提来建造的实验,毕竟火星的平均气温在零下55度,而生物圈却建造在了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的荒漠上,夏季的温度甚至还会突破40度。怎么看都不像是在为火星移民来做准备,那么问题来了,生物圈二号如果不是在研究火星殖民,那他们到底在研究什么呢?

那么,小伙伴们对此有何看法?咱们评论区见!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