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总有人过着我们无法见到、无法感受的生活。

杀人犯值得原谅吗?

如果他只是一个为生活疲于奔走的人…

杀人犯的家人应该被歧视吗?

如果他们根本不知情甚至受到牵连…

小说《信》,作者东野圭吾,擅长逻辑推理的他,在这本小说里,不再写犯罪的真相与谜底,而是犯罪发生后,罪犯及其家人,将真正付出的“代价”。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直贵,他的哥哥刚志靠干体力活养活二人,二人相依为命,虽然清贫,但也简单幸福。

直贵即将高中毕业,因为家里没钱,看到哥哥因为长期干体力活落下了疾病,他早早做好了不上大学直接找工作的准备。

可他没想到,哥哥的一个冲动,却彻底改变了二人的命运。

另一边,刚志看到弟弟放弃上大学,作为哥哥却无能为力,在痛恨自己的同时决定挺而走险——“抢劫”,之前搬运时发现了一个有钱的人家,主人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可就在他算好主人离家进入,拿走钱财后,他一时恍惚想要回主人客厅拿弟弟爱吃的栗子,就在这时,其实没出门的老太太突然从卧室出来,争执之间,刚志用螺丝刀杀死了老太太。

错误发生后,刚志很快入狱,直贵承受着“杀人犯的弟弟”这个称号,开启了自己艰难的人生。

直贵来到校园,本来活泼热情的朋友,却默默和他保持了距离;去社会上找工作,也很难得到心仪的工作;找到了女友,对方父母得知情况后,恋情落得无疾而终……

为什么自己没有犯错,自己明明那么努力,为什么要遭受这些不公的待遇呢?直贵绝望了!

相信每一个人都受到过这样的教育,不要歧视犯罪者的家人,他们是无辜的,不要歧视某某群人,我们说的太多,强调的太多,反而证明了自己内心的顾虑,不自觉地远离他们。

当一个人选择犯罪,他们不止给受害者家属带去了痛苦,也将给自己家属带去痛苦。在小说中,直贵的上司告诉他,即使直贵恨身边人不合情理,他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他们之所以区别对待这群人,是因为这也是让所有的犯罪者知道,自己犯了罪亲人也会痛苦。

上司还告诉他,必须忍受这些歧视,并且鼓足勇气,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建立和身边人的“相容性”。

直贵终于认识到了这种歧视的合理性,只能默默吞下这份苦楚,当一次次的歧视再次袭来,他终于下定决心,和哥哥断绝关系。故事在兄弟俩深深的悔意中戛然而止,让人唏嘘。

看了这本书,同情主人公的,一定会感到深深地遗憾。原本幸福的小家,本可以在打拼中获得幸福的机会,努力的直贵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学函授文凭,无限接近自己的音乐梦想,甚至有了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友。但因为哥哥的一时冲动,却铸成了终身的大错,直接导致了一个罪犯乃至其家庭成员的“社会性死亡”,再次重建信心的过程,几乎是漫长而困难的,无数次让读者窒息。

但我们无法忽视,这本书只是从罪犯家人角度着手,如果从受害者家人角度着手呢?可以想象,文中老太太的孩子,可能也数次在回忆中落泪,甚至习惯性感到被杀害的恐慌,每当收到罪犯忏悔的来信,都无比厌恶,一次次忆起伤心的往事。

这便是犯罪本身造成的伤害,比伤害本身还要重几倍,一次犯罪,不止伤害了人身财产,更毁灭了家人的希望和声誉,以及失去了今后自由择业、恋爱等机会。

仍记得电视剧《洪武大案》中,一个贪官贪财要被杀头,还求明太祖朱元璋将其家人一起处理,朱元璋义愤填膺地说,你用赃款享福时你家人也一同享福,你受罪他们也应该一起受罪!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开展法治教育的时候,也理应如此,不止要教育掌权者,更要教育好掌权者的家人,不止要教育犯罪的法律代价,更要教育犯罪的社会代价,并通过家人间相互约束,真正实现社会共治。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多拍摄此类法治宣传小视频,或者其他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事前宣传,甚至走进校园“家长会”开展此类宣传,做到防范于未然,让法律成为“达摩克斯之剑”悬在每一个人的头顶,提醒大家不要犯罪。

最后,笔者诚挚地告诉大家,正如告诫自己的家人一样,千万不要犯罪!为了你自己,更为了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