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有城焉,其境内有水,尤清冽,色如胶,故名之曰“胶州”。城锁半岛之门户,据陆路之要冲,扼海运之咽喉,融齐鲁、纳吴越,乘地惠、享海利,名重一时,金声震乎宇内,古之所谓“海表名邦”是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城建城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商末周初(公元前1046年)的古莒国都城——计,即现在的三里河办事处城子村附近,距今3000余年,其间数度兴废。

李正衡老人回忆胶州

1990年5月中旬,我和老妻回到久别数十年的故乡——胶州,为双亲扫墓及探视伯川长兄。车行途中经弟妹们说明,始知胶州早已称胶州市,以及昔日古老雄伟的内外城全部消失,整体市容不同往昔,已非以前白墙灰瓦暮气沉沉的平房老屋,眼前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朝气焕发、绽放出新兴气象的城市,深感老来有幸,能够目睹家乡繁荣。

家乡往事偶尔会浮现眼前,而身骨随时空而渐老化,我如今已是85岁高龄之人,现将昔日所见所闻记留些许奉献乡亲。

▲图为胶州内城文巷街

胶州古城包括内城和外城。外城的建构是用青砖砌成,外城城墙绕围东、南、西、北四关,四关的划分大致可分商业区、住宅区和城墙附近的一些农田,外城中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源出三里河的河头源东流,称为墨溪,另一条称云溪,由城外经北云闸、中云闸分二支流进外城蜿蜒东流,再经东关的水闸门流出城外。专供排水用的水闸门共有五座(北云闸、南云闸三个闸门是云溪的进水口,由乡间流进外城,此外在东关的两个水闸门,其北边的水闸门是供云溪的水流出城外,南边的水闸门只供墨溪流出城外。在民国初年,政府为防范夏季多雨容易泛成水患,曾将南云闸(俗称三眼水门)以砂石封闭至解放以前,因此仍然保存其初建的完整面貌。其他四个水闸门早已因历年水患冲毁破损,而不具城防价值了,外城形体大概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胶州内城用成门内影壁(约1930年代)

古内城的位置在外城东北方的一隅,面积小得可爱,从下面几点说明中可得到一些当年建构的概念:

一、在古代城池的设计上,多是四个城门,但胶州古内城仅有三个附有瓦城的城门(东门:迎阳门,南门:镇海门,西门:望阙门)竟缺北门,城上的正北方建有真武大帝庙一间,在民国初年庙内神祗为当时政府拆毁移出。

▲图为迎阳门(约1930年代)

▲图为镇海门外(约193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胶州内城城墙及西南角楼(约1930年代)

二、城内与瓦城门的通行方向成一直线,这与一般州县多为拐子门的设计不同。

▲图为胶州州署大门远景(约1910年代)

▲图为位于胶州外城的天后宫(约1930年代)

三、城内多是巷道,其中比较宽阔的主要街道,就是东起迎阳门、西至望阙门的东西大街,在这条大街中段向南直达镇海门的南向大街,而奇特的是从南向大街穿越东西大街向北,竟是一条狭长直巷,与一条水沟兼用的巷道,这一巷道是后所一带住民以及女子小学师生主要通路。这样的道路建构,形成了内城一极不搭配的十字路型,但它也很自然的将内城划分为四个区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图为胶州内城牌坊

(一)东北区块

这一区块是指东起迎阳门洞,东西大街至十字路口以北的房屋,其面临大街部分的主要建筑物是清朝考试秀才的考院[民国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校址,约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称县立考院小学],其他都是民宅,小学东侧有一巷道通往后所。后所是指此一区块后方的屋群而言,其命名由来笔者不详,约有三、四十户民宅和富家储量的囤园,这些房屋围绕着一个小池塘,当地人称之为后所大湾,其实仅是个雨季积水、秋冬干涸的水池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胶州阜安门内北马路 今广州北路(1937年)

(二)东南区块

此区块包括东西大街南面和南向大街以东的土地房舍,文庙(孔子庙)应该是此区块最古老的建筑物,面临南向大街,庙侧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稍后方是一座绿瓦牌坊,坊的上方中间横书“泮宫”两个金字,“泮宫”(秀才们集会的处所),稍东是文庙正门(坐北朝南),正门内有一条石砌东西流向的水沟,水沟上架三座拱型附栏的浮桥,通过浮桥就是雄伟的大成殿,殿内中央是孔子的坐姿塑相,冕旒宽服、双手捧圭,但孔子的面像呈淡褐色,髯须密集,双目圆睁。以笔者推思,可能是本于传说孔子面有七陋而如此设计的。身高是常人的两倍,两侧各有身高如常人的四尊立姿塑像(按一般孔庙建庙例规,东侧为颜回、子思;西侧是曾参、孟轲,此所谓“四配”)。

▲图为胶州文庙泮池上的泮桥(约1910年代)

殿外植有约七、八株三、四百年以上树龄的老银杏树,每株树干周围在三抱之间,院东近围墙处有石碑十几座,其中年久之碑文因受风雨剥蚀,字迹已难辨识。文庙最能引人瞩目的是正殿殿瓦,每当人们登城散步时,从镇海门的城楼一带北向俯瞰,即可看到无数灰瓦屋脊中间,凸出一栋高大宽阔以琉璃瓦为建材的殿堂屋脊,以绿瓦衬底黄瓦排成“万世师表”的四个大字,光辉耀目,这就是全县唯一使用琉璃瓦为建材的文庙正殿。

▲图为胶州文庙大成殿(约1910年代)

文庙东边隔壁是文昌阁,阁分三层,底层只有楼梯,中层是造型鬼像,右手执笔,左手持斗,单足立于鳌头的魁星塑像,上层的中央是面貌斯文的文昌帝君座像,左边是髯须雪白的孔子立像。以上是文庙的粗略形貌,我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以前,是考院小学的学生,学校与文庙近在咫尺,故而闲逛,对文庙印象深刻,但至今心里只对它存有几分荒凉、失落、忱惜的感受,因为文庙是有其普世价值的经典文物。

▲图为胶州城隍庙街庙会及城隍出巡仪式(约1930年代)

▲图为在集市卖药的老大夫

▲图为老胶州火车站(约1930年代)

重新翻开这些老照片,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那雄伟的城楼,寻常的陌巷,林立的牌坊,古朴的民风,无一不在诉说着前辈的勤劳与智慧,描述着胶州文化底蕴的深邃与厚重。

来源:文旅胶州、大众网胶州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编辑做删除处理,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