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40年,陈赓与傅涯在武乡蟠龙相逢,后来两人结为夫妻,携手共度十多载,留下了一段佳话。

可就在陈赓离世31年后,傅涯却坚持要去台湾一趟,且刚刚走出机场,就因为外面的十几辆汽车而震惊不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傅涯和陈赓经历过怎样的跌宕故事?她又为何要在年逾七旬后远赴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因缘际会,相逢相知

这段故事要从1927年说起,当时陈赓去上海搞革命,在那认识了王根英,两人结为夫妇,感情也十分融洽。

只可惜,1939年王根英在前线革命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日本人包围了王根英所在的革命驻地,当时原本突围有望,可是王根英为了抢救重要革命文件,毅然返回,结果年仅33岁便不幸牺牲。

陈赓得知王根英去世的消息后,痛苦不已,甚至一度想过开枪自杀,最终想到了共产主义事业,这才放下了这个念头。

不过,陈赓的痛苦还是肉眼可见的。

据说某次战斗过后,身负重伤的陈赓发起高烧,昏迷中还不断呢喃着亡妻的名字,让身旁的战友们无比心酸。

为了让陈赓早日走出痛苦,战友们决定再给他介绍一位革命伴侣。

于是1940年,陈赓去王智涛家做客的时候,才会碰上同样被邀请过去的傅涯。

一开始,陈赓和傅涯都不知晓王智涛夫妇的用意,只道是寻常聚会,两人倒也聊得和睦。

尤其是傅涯,在听完陈赓的故事后对他非常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涯离开后,王智涛才坦白了自身想法,并询问他对傅涯感观如何,陈赓有些啼笑皆非,不过还是回答道:

“没想到你是想做媒婆,我对傅涯同志也有了些了解,感觉是不错的。”

后来,陈赓与傅涯也时常写信互勉,不过只是停留在朋友的阶段。

一是因为陈赓决心为亡妻守节三年,二是因为傅涯当时有一个特殊的未婚夫。

说是“特殊”,是因为此人是傅涯表哥,两人并无实际感情,只不过碍于家中长辈安排,这才不得不挂了个名头。

后来,傅涯来延安革命,两人分隔两地,更无加深感情的机会。

傅涯曾问过表哥是否愿意来延安,可是表哥最终以科研为由拒绝了。

至此,傅涯与表哥的缘分彻底断绝,她才开始敞开心扉,接纳陈赓的感情。

然而,就在陈赓与傅涯互有情意,准备走到一起之时,事情又出了意外。

由于陈赓身份特殊,傅涯的家庭成分又比较复杂,两人遇到了不小阻力。

早在1932年,陈赓就已经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参谋长,1940年更是被委任为太岳军区司令员,是我军高级将领之一,选择婚姻对象的确要慎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傅涯家庭成分比较复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排除万难,喜结良缘

傅涯的父亲,靠给达官贵人出谋划策赚钱,用过去的话说就是“师爷”,他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家中10个孩子也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其中,傅涯在1937年前,一直在外地求学。

后来收到了大哥傅森的信,这才结束了在南京东方中学的学业,来到延安投身于革命事业。

到这里其实都没太大问题,可偏偏傅涯有个哥哥被指为国民党内部人员,以至于同志们有所犹疑,迟迟没为陈赓和傅涯的事情“盖章”。

好在事情最终迎来转机,邓小平亲自促成了这段姻缘。

那是1943年的一个冬夜,傅涯作为文工团成员,参演了《孔雀东南飞》。

快结束时,她不经意望到了台下的陈赓,情难自已,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

邓小平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事后专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最终说道:

“家庭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傅涯,成全这对璧人。”

在邓小平和刘伯承等人的支持下,傅涯和陈赓最终走到了一起,不过两人并没有耽于私情,反而依旧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中。

婚后第三天,傅涯就从陈赓司令部中的住所里搬了出来,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陈赓思念妻子,却也不去打扰,只是在指挥战斗之余,把想说的话写成日记,傅涯也会写。

这样夫妻碰面之时,就可以交换日记传递情谊。

两人相聚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处处可见温情。

比如说1945年傅涯生子,身体比较虚弱,陈赓就在打仗之余出去捡煤炭换钱,然后给傅涯买东西。

解放战争爆发后,夫妻俩一别又是三年,结果见面之后,尚且没能吃得上一顿团圆饭,傅涯就又带着孩子离开了。

不是不想吃,实在是不能吃。

毕竟当时大家都是久别家人,陈赓作为一军司令,更不能破坏规矩,所以他才会强忍泪水与傅涯说道:

“你回去吧,以后也不要来了,现在战事打得紧,家属都不要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自留在延安的傅涯,除了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外,还把陈赓与前妻的孩子也一并接过来照料。

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还把家里唯一一只鸡给杀了。

平时,那孩子听不懂北方话,傅涯就用上海话和北方话一句句穿插着教;

那孩子思念家乡了,傅涯就为他做一些家乡小吃,完全是当亲儿子对待。

那个孩子名叫陈知非,也非常感激傅涯的关爱。

作为家里面的大哥,他不仅对父母孝顺,对4个弟弟妹妹也极为照顾,由此可见傅涯教育的成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又陆续参加了军事援越和抗美援朝,回来之后,原以为夫妻俩终于不用再忍受离别之苦了,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由于在战争之中多次受伤,再加上陈赓被国民党关押时受过电刑,所以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1957年就曾因心肌梗塞而入院。

出院之后,陈赓的病情多有反复,1961年再度入院,这次没能抢救过来。

于是陈赓就这么突然的离开了,年仅58岁,而那一年,傅涯才43岁。

三 、人去情在,远赴台湾

陈赓的离世,给傅涯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她还因此大病一场,好在孩子们陪伴在她身边,给了她些许安慰,支持她继续前行。

其实,身边有不少人都在劝她改嫁。

就连陈赓在生前,也曾说过若自己先离开,她不必为自己苦守,只不过傅涯自己坚持不肯。

历经数十年,傅涯终于独自将几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而她也卸下了心中的重担,开始考虑一件一直埋藏在心底的事情。

当年日寇侵华,傅涯的家人不断向南方撤离,最终去了台湾。

而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两岸一度经历封锁,傅涯有心去看看却也没有机会。

纵然是后来两岸关系缓和,允许人们探亲,对于傅涯来说,这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她是陈赓的遗孀,身份是比较特殊的。

就连孩子们,其实也不太放心让她去台湾。

毕竟上世纪90年代傅涯吐露这个想法的时候,她已经年逾七旬了,身体不一定经受得住这样的远行。

可最终,傅涯还是决定去台湾看看,一来是看看在台湾的亲人,二来是实现父母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带回来。

傅涯的父母去世前就曾说过:

“希望有一天能落叶归根,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我们的骨灰撒到大海里,随着海浪再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去!”

1992年,傅涯顺利抵达了台湾机场。

原本还在想出去后能不能找到家人,没成想刚出门,就看到外面停了十几辆车,都是专门在等她。

原来,傅涯的弟弟妹妹们得知她要来,都非常地高兴,还让家中的小辈都到机场去接机,让傅涯重新感受一下家人们的温暖。

这下子,喜极而泣的傅涯倒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望着那些车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先去谁家。

后来大家特意搬来了一台大彩电,众人坐在傅涯二弟家中的客厅里,共同享受着重逢的喜悦。

那一次,傅涯在台湾大概待了两个月的时间,期间几乎走访了所有亲戚,而每一家也都对她进行了隆重而亲切的招待。

探亲结束后,傅涯选择了回归大陆,不过在走之前她也多次和亲戚们说,欢迎他们日后来大陆,到时候大家再度团圆。

当然,傅涯最期待的还是两岸重归统一。

因为如此一来双方走动更方便,这还不仅仅是他们一家,所有被迫分离的家庭皆是如此。

令人惋惜的是,傅涯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于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

纵观傅涯的一生,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两点:

一是她和陈赓的感情之深,自打1961年陈赓离世后,傅涯就一直在进行着“注定不会重逢的等待”。

苦等49年,情谊令人感慨。

二是傅涯自身的才德兼具,她是了不起的革命同志。

在革命之余把几个孩子都教育成才,还给陈赓前妻立传记,这份胸襟与气度有几人能比?

四 、育人立传,当作楷模

由于陈赓忙于革命,所以5个孩子大多都是傅涯在照顾,而光是这5个孩子中就出了3个将军,由此可见傅涯的教育是多么出色。

二子陈知建,1945年出生。

5岁跟随家人一起去北京,进入育英小学读书,他刚刚初中毕业就不想读书了,想去当兵。

傅涯没有多劝,只是跟陈赓老部下聊天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

结果对方直接把陈知建领到了陈赓的墓地前,狠狠教训了一顿,陈知建当即悔改。

此后,陈知建一路念完大学,成为了我军的技术骨干,一度担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还被授予少将军衔。

三子陈知庶,1954年出生。

他参军的时间比较早,先后在总参谋部、驻香港部队以及甘肃军区任职,数次被委任为甘肃省军区司令员,也是少将。

四子陈知涯,1959年出生。

曾经在驻美国大使馆工作,还担任过哈佛大学中国校友会的会长和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的秘书长,同样是少将军衔。

至于长子陈知非和女儿陈知进,同样也很有出息,一个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个是解放军总医院医师和教授。

前面也提到,陈赓和傅涯时常写信交流。

而他们在信中是从来不避讳于提起王根英的,陈赓表达过对王根英的怀念,傅涯也并不介怀。

对于傅涯来说,王根英同样是值得钦佩的革命前辈,是为了众人共同理想而殉难的爱国者,因此她才会决定给王根英写一本个人传记。

除了珍藏信件中提及的部分内容外,傅涯还从陈知非那里收到了不少材料,这才能完成对《报国何计女儿身》的编写。

不仅如此,就在2010年病逝之前,她还把孩子们叫到跟前,交代了遗愿:

“在我去世后,把我单独安葬吧,让王根英和陈赓合葬。”

众人听到这句话,无不吃惊,因为傅涯对陈赓的感情之深有目共睹。

她独自守候了这个家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属实令人感慨。

其实,纵观陈赓和傅涯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两人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从1943年结婚算起,也不过18年而已。

再剔除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时两人的分别,两个人的实际相处时间,其实只有堪堪10年。

可就是这10年时间,在傅涯的心中留下了一辈子也抹不去,而她也不愿抹去的刻痕。

这是真正无私的爱,令人动容,又令人唏嘘。

不过总的来说,傅涯的人生也算是实现了圆满,而去台湾探亲,就是这个圆满的最后一个句号。

对于傅涯来说,她的一生无愧于家庭,也无愧于国家。

能够完成父母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从台湾带回来,也算是做出了最后一个交代。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