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白米饭作为中国人餐桌上最常吃的主食之一,不说一天三顿都离不开它,起码午饭、晚饭,很多人都离不开它。然而近几年,白米饭却饱受争议。

有些人说白米饭其实没有什么营养,是最差主食;还有人说白米饭是升血糖的“罪魁祸首”,就连一些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都与它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你可能也会想:难道这么多年的主食都吃错了?以后是吃米饭还是不吃呢?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白米饭!

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1

白米饭没有营养

有些人觉得白米饭的营养很单一,所以它没有营养可言,但其实,白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

一粒完整的谷粒,能被吃的部分包括:谷皮层、糊粉层、胚乳、谷胚。

为了口感更好以及便于存储,谷粒会被处理成洁白的大米,也就是我们在市面上购买的精白大米。

图源于1818黄金眼视频截图

虽说精米失去了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但保留了大量的淀粉、部分蛋白质、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且,大米中最主要的淀粉成分,是能够被人体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的,而葡萄糖是我们大脑唯一可利用的能量物质。如果缺乏葡萄糖,就会影响大脑运动,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所以,白米饭不仅有营养,而且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2

白米饭升糖指数高,易患糖尿病

这种说法其实也是片面的,因为不管吃哪种食物,在食用后都会使血糖升高。

白米饭确实属于高升糖的食物,与白馒头、糯米饭和土豆泥一样,升糖指数都大于80。但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由于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强,这种升糖指数并不会影响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有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米饭达到450g以上的人群会比摄入不足150g的更易患糖尿病,且增幅为20%。

这一结论在世界各地爱吃米饭、不爱吃米饭地区都得到验证,唯独中国地区却不适用!

中国地区则研究显示:与每天吃白米饭不足150g的相比,每天摄入150-300g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无关;每天吃300-450g饭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如果超过450g,结果又显示无关。

因此,对中国人而言,并没有什么依据可以证实白米饭吃得越多,糖尿病患病风险就越高!

而且,糖尿病的病因是很复杂的,分为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两大类,所以不能把得糖尿病的原因归结于某种食物上。

3

白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

关于二次加热会致癌的说法,我们听过最多的就是“隔夜菜”,其主要原因是经过一夜存放的食物,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增加,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亚硝胺,可诱导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等。

白米饭也如此?二次加热会致癌?难道吃了这么多年的隔夜炒饭,都是在吃毒?

事实上,米饭长时间在常温的环境呆着,确实会滋生一些微生物,比如芽孢杆菌。但和隔夜菜一样,这些细菌并不会致癌,吃了最严重的结果可能只是拉肚子。

不过,米饭的存放也要注意,剩余的米饭应该在常温下降温1小时后,用保鲜盒或密封袋装好,放入冰箱中冷藏,冷藏的时间最好别超过1天。拿出来吃的时候,要先看看有没有异味、霉变。

说了这么多,就是在告诉大家,那些所谓的传言并没有多少可信度!

米饭能为我们提供能量,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效率都有重要意义,不能不吃,不过要吃得健康!

这样吃米饭,营养更健康

01 粗细搭配

煮饭的时候可以加些小米、荞麦、糙米、豌豆等粗杂粮,大概占到主食1/3的量,粗细的搭配可以辅助控制血糖血脂,补充营养物质。

不过不建议将主食直接换成粗粮,因为粗粮消化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02 茶水煮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茶水煮饭,这种做法其实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和民俗传统中,一直都有迹可循。

《本草拾遗》中记载,用茶水煮饭“久食令人瘦”。茶水不仅可以辅助控糖、减脂,还能为米饭增添独特的香味~

具体做法:取茶叶1~3克,用500~1000ml开水浸泡5~10分钟;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注意不宜用隔夜茶水;将米洗净放入锅中,按平时的用水量倒入适量茶水,等待煮熟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控制食量

每天的主食摄入总量控制在300-500g,只要是淀粉类的食物,都可以算在这个重量里。

对于已经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可以相应减少摄入量,同时尽量多吃一些粗粮或者少食多餐,避免一顿摄入过多造成脂肪堆积。

提醒: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