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结了婚之后,最该注意的是什么?

遇到事情,要学会和伴侣沟通,考虑一下伴侣的感受,把自己的小家放在第一位。

可能有人会说,总不能我结个婚,就把父母和兄弟姐妹全都不要了吧?那样的话,未免太无情无义了!

并不是这样。

不管男女,成家以后,自己就是小家庭的主人,就该担起家的责任,努力把家庭建设的越来越好,至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可以继续来往,甚至该帮忙时要出手去帮,但一定要有分寸和界限,不能一股脑儿地大包大揽,甚至为了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而置自己的小家、伴侣于不顾。

曾看过一段话:

结婚之后就应该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赚的钱首先要满足家庭开支和家庭储备,之后才能满足夫妻个人的需要,家庭利益是大于夫妻个人利益的,只有这样,家庭才会建设得好。

的确如此。

既然决定踏入了婚姻,那么就要做好“把小家经营好”的准备,夫妻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去建设自己的家庭。

不能一遇到事情,不是想着好声好气地商量,而是只考虑自己、只顾自己痛快,强迫伴侣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妥协、让步。

案例:

因为满足不了丈夫的要求,晓云(化名)在外已经住了五天,即便是过元宵节,她也没有回家,而是一个人冷清地过。

虽说丈夫也给她打过几个电话,以“儿子想念妈妈”为由让她回家,但是她不听到丈夫主动松口,打消那个不合适的想法,她是决意不会回去的。

“真不知道为什么男人一遇到自己家人那边的事,就那么的冲动、没脑子!他想孝顺,想表现得有情义,我不拦他,但是他得看一看自己是什么能力吧?得顾一下我们家现在的条件吧?奥,人家都不容易,就我容易?我好心给他提个建议,他听不进去不说,还指责我自私、心眼小……反正说来说去,我是他们家最恶的一个人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晓云有如此大的火气呢?

正月十二那天晚上,晓云的丈夫大磊一脸讨好地把她拉到卧室,说要征询她的意见,因为想把侄子接过来,一起过个元宵节。

本来晓云并没往心里去,觉得大家一起过个节挺好的,刚好今年过年一大家人是在大伯哥家过的,过元宵节在她家也是正常。

她刚点了头,说了一句“来就来呗,都是一家人,总不能在咱家过个节都不让吧?这点事你不用和我商量,直接让过来就行”,谁知道,大磊支支吾吾地告诉她,不是就过个节,也不是哥嫂都来,而是就只有小侄子自己。

“是这样,侄子比咱儿子就大几个月,刚好也要上幼儿园了,咱嫂子呢,也找了份工作,不在家全职看侄子了。家里的意思是,让侄子来咱这里住,和咱儿子一起上学,刚好咱妈一起接送。你放心,吃穿用和学费,这些钱,哥嫂会一分不少地给咱的。每周的周五,哥嫂会过来接侄子,到周日下午再送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大磊的话,晓云真是挺意外的。

要说在她家过个节,那绝对是没问题的,可让大伯哥的孩子在她家住,还和她儿子一起上学,那真是有点为难了!暂且不说钱的事情,孩子之间有个磕磕绊绊、或者发烧感冒,到时哥嫂会不会怪到她的头上?毕竟现在的孩子都金贵,真在她家出了啥问题,她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见晓云长时间没说话,大磊连忙解释,让她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称反正还有老母亲在,到时侄子有啥事,老母亲肯定会照顾、也会说句公道话的。

“妈帮咱带了几年孩子,给哥嫂就带几个月,咱多少也要让一点。虽说是因为妈和嫂子合不来,不是咱们硬把妈抢过来帮忙的,但既然嫂子现在主动开了口,想让妈一块儿看俩孩子,那咱也别让妈为难了。都是一家人,以前有啥隔阂就算了,以后大家互相包容,好好过就是了。”

听大磊这样说,晓云觉得自己也没有再拒绝的道理,毕竟婆婆带她儿子的时间确实比较长,不管婆婆和嫂子有什么矛盾,她和嫂子至少还是和气的。再者,她自己作为女人,明白带孩子是什么滋味儿,她有婆婆帮忙,有时还觉得烦、累,何况嫂子一直是靠自己带孩子呢!

想了想,晓云便告诉大磊,可以让侄子来家,但也要提前把话说清楚,省得以后遇到什么事,两家人再闹了矛盾。

这是你家的事,我没什么反对的,就是在孩子的事情上,包括学习、教育,你和妈给哥嫂沟通好就行!你侄子住咱家后,我不会去管你侄子,要交给你和妈负责,到时你别说我只顾咱自己儿子就行。

听到晓云的话,大磊十分开心,他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同时还表示,侄子来家后,肯定不会让晓云操心,一切都靠他和他母亲。

原本晓云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算结束了,未曾想,她刚问了一句“你侄子什么时候过来?是你回县里接,还是哥嫂送过来”,大磊接下来的话让她瞬间就没了好心情。

我刚才一高兴忘了和你说了。那个,我想了一下,侄子要是在咱这里一直呆到上小学,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咱儿子呢,也大了,以后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我算了一下,把咱现在的房子卖掉,再添一点钱,也够买一个一百二三十平的了。你找岳父母借点钱,咱换套大的房,否则‬,我侄子来家‬后,住不下,到时,咱儿子也会跟着受罪的!

这下,晓云真是不知该说啥了:是别人要来她家住,合着她还得为了别人再换套大房子?她怎么那么大度?大磊自己愿意揽事儿,她不干涉,也已经做了让步,可让她找娘家父母借钱,就为了换套大房子,凭什么?她就看着那么好说话、那么傻吗?

沉默了一会儿后,晓云很平静地回复了大磊,“行!我可以找我父母借钱,但我借多少,你也要找婆婆借多少!还有,换了大房子后,你侄子每月的住宿费,你得找你哥嫂要!毕竟是因为你侄子来咱家住,为了让他住着舒服,才换大房子的,所以住宿费肯定不能少!你还是先和婆婆、哥嫂都说一下吧,他们都同意了,你也借到了钱,那我就立即找我父母借!

没有想到晓云会这么说,大磊顿时就动了怒,又是“我妈一直给咱带孩子,辛辛苦苦还没有收入,哪里会有钱借咱”,又是“妈帮哥嫂少、哥嫂带孩子靠自己,本就不容易,怎么还好意思再找他们要住宿费?”

“你哪来的勇气说这话的?咱这个房子,当初我家拿了二十多万的首付,你家一分钱没出,房贷也是我在还的,换套房子也该你父母出点钱了吧?再说,我又不是让你找你父母要,是让你借,是会还的,你怎么就那么小心眼!我妈帮咱那么久,哥嫂本就心里有气,你再让他们出侄子的住宿费,不是纯心找事吗?你到底和我是不是一家的?就不能替我考虑一下吗!”

见大磊一副不明事理的态度,晓云也生气了,换不起大房子不换不就行了?挤一挤有什么不可!又不是她提出来要换房的,怎么反倒怨起了她!大家都有难处,大磊光让她退步,怎么不见理解她一下?

越想,晓云越是生气,她没好气儿地怼了一句“那你让妈给哥嫂看孩子吧,咱儿子咱自己带,不就是辛苦一些吗!”

大磊更生气了,扯着嗓门‬喊‬,“都给你说了,妈和嫂子合不来,你还让她俩住一个屋檐下,你是非想闹事儿是吧!”

眼看怎么都不能让大磊满意,晓云也不想再说太多,她当晚收拾了行李,第二天一早,趁上班的时候把行李拿到了一个关系好的同事那里,之后,便一直在那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束语:

有一句话叫,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

不管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做事。

尤其是结了婚之后,可以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着想,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寸进尺。

就像大磊,妻子也同意让侄子在家上学了,这已经很不错了,真不该再为了“住得下”非要换个大房子。

你自己手里有闲钱,有那个本事,那自然想换就能换,可换个大房子还要妻子找娘家借钱,还是为了你自己的侄子“住着方便”,真是有点拎不清。

夫妻之间,是要互相体谅,互相付出的。

人家让步了、体谅了你,你也要让让人家、疼疼人家,不能看人家好说话,一个劲儿地提要求。

能做的事可以做,不能做的、做不了的事,非要打肿脸充胖子,那到最后,受苦的不但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