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头条新闻报道,5月22日常州某中学迎来入校早高峰。恰好赶上下大雨,由于学校规定7点20前不准入校,所以很多学生就拥挤在校门外等待放行,还有部分学生未带雨具,一直被雨淋着。

有送孩子入校的家长感到愤怒,认为学校不作为,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就不能早点开校门让孩子提前进去躲雨呢?于是就拍了个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有意思的是评论区点赞最高的排名,几乎清一色是劝家长别太“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前七条点赞最高的留言,基本上可以总结,提前进校门,老师没到位的情况下出了事谁负责?

其实不论下雨或者不下雨,按学校规定都不能入校,无非是遇到下雨赶上入校这种特殊情况凸现了矛盾所在。

记得小编小时候不论上小学还是初中几乎都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进,除非你迟到。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拥挤在城市,很多学校都处于饱和状态,人手不足必然要采用精细化管理。

那有个问题,精细化管理是否就必须是精准化管理,必须按时按点,丝毫不差,一切都要在规定之下运行?

回看留言,聚焦在责任划分。

出了事谁负责?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宇宙级难题,遇到危险上不上?遇到跌倒扶不扶?被人掌掴还不还?

我们似乎都在思考责任的归属,不开门即使发生问题也不是主要责任,开了门发生问题那就是主要责任。

不扶没有责任,顶多被人道德谴责一下,扶了万一出了问题被找上门那就是一堆麻烦事。

被掌掴不还手,还可以找理由申诉,还手了真有可能被定性为其他的,这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什么时候能从人,从具体的人出发?有人摔倒旁边就有人不假思索的上去扶起来不担心被讹,有人给我一个大比兜我就回应他一个大耳刮不担心被定性,有孩子被雨淋了就想办法找一个能让他避雨的地方,这或许才是基础的责任。

关心下一代先从身边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