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深深地震撼了我,也给我带来困惑。”

凌志军在他的书中如是写道。

凌志军所指的“它”,是“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只有20%,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凌志军有如此困惑,是因为他在2007年诊断出了肺癌晚期。而他为自己的前路深深感到了担忧。

但没想到的是,凌志军在抗癌路上找到了新的生路……

一、肺癌晚期却不化疗

2007年,凌志军被医生告知他得了癌症晚期。在这之前,凌志军刚下飞机,身上还背着工作用的摄影素材。

X光片上呈现了腹部的阴影,医生说,肺部肿瘤往脑部转移,原发部在左肺,左肺和脑部都有肿瘤,同时肝也有病变倾向。

医生做出了判断:肺癌四期,也就是肺癌晚期。

然后医生给凌志军提出了方案:如今必须得做全身化疗。

做化疗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许多人都认为要抵御癌症就要进行化疗,所以凌志军一开始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是医生却说,由于肿瘤在颅内,所以必须做开颅手术。但是开颅手术也无法完全保证癌症能够根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让凌志军犹豫的开始,也是他另辟蹊径、寻求新生的转折点。

凌志军一直在思考,他没有不良嗜好,生活稳定规律,为何癌症会出现在他身上?

在这期间,凌志军找了许多和癌症相关的资料,他发现有个概念叫做“五年存活率”,在美国,“五年存活率”几乎和“治愈率”挂钩。

而美国的“五年存活率”居然高达81%,这几乎是中国的四倍。这也意味着,在我国的癌症死亡患者中,原本有30~100万人可能原本不需要死去。

这给了凌志军很大的信心,癌症晚期也是有概率医好的。

不过,凌志军仍然对化疗心有戚戚,他的妹妹在国外当医生,凌志军想让妹妹找国外医生看看。

看出来的结果,给了凌志军更大的信心:“你可以不需要进行化疗,就能够治愈。”

二、中西结合但不开刀

凌志军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是否可以不通过药物就能得到好转?这种想法是冒险的,凌志军的中国医生和外国医生都表现出了抗议。

可是凌志军仍然想要尝试。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名中医,开始听中医的方式进行食补。

与此同时,凌志军也听了西医的吩咐,详细记录了自己每天的病症状态。

医生给凌志军立下了“三个月大限”,这三个月内如果身体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立刻就医,接受药物治疗。

在医生看来,这三个月是“危险期”,很可能会导致死亡。

但是凌志军却不这么认为,在得到了不同渠道的医疗信息后,癌症在凌志军眼里没有那么可怕。

也许是因为有这层因素在,随着三个月的期限将至,凌志军一点也没感觉到死神的降临,相反,在他和妻子记录的病症中,他们发现病症在不断减轻。

然而这只是体感,真正怎么样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去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个月后,凌志军来到了先前的医院,医生看到他显然大吃一惊。

医生给凌志军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凌志军所体感的“变好”确实如此,病症在减轻。而好笑的是,接下来的医生“三连问”也让凌志军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你有没有用激素(部分激素可在短期内减轻症状)?”

“没有!”

“你有没有吃过消炎药?”

“没有!”

“有没有用过任何的抗癌药?”

“没有!”

三个“没有”,意味着凌志军无需药物治疗,就能有抵抗病魔的能力。凌志军更加坚定了不做开颅手术的想法,决心用自己的能力抵抗病魔。

关于自己身体好转的奇迹,凌志军其实早就在国外诊治的时候,略通一二。那便是,癌症本身就不具备常规性。

现今医学能研究出来的规律只是癌症的冰山一角。当医生遇到不同癌症时,会更趋于保守的、传统的治疗方式,所以凌志军的医生会建议他做开颅手术。

而这些传统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凌志军的困惑也在之后解开:如果每个癌症患者能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治疗,可能中国的“五年存活率”会再上升一些。

当然,虽然医学有其局限性,这也毕竟是许多前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所以凌志军仍然会辩证地听医生的建议。

三、遵医嘱但不完全听

2008年,在凌志军患癌一年后,他维持的较好的身体状况,开始有了不好的变化。

自己的身体,凌志军最为清楚,他意识到,他的肺癌可能恶化了。

于是,凌志军再次前往医院,寻求医生治疗,这次他找的是之前见过的石木兰医生。他曾在这家医院,因为“怠慢”自己的病情,而让石木兰有所不悦。

这个70多岁的胸腔科专家,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经验。

此次凌志军再次造访,她虽表面不客气,却依然以最雷厉风行的姿态,让凌志军接受检查。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凌志军肺部的肿瘤开始恶化,恶性的可能性达90%以上。而石木兰的诊断来自于影像成片的结论。

“必须做开胸手术。”这是石木兰的诊断。

和之前医生的判断不同,之前医生很难让凌志军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病症的“恶性”,也让凌志军难以信服去听从他们的建议。

但是石木兰此次能让凌志军清晰感受到自己身体里的肿瘤变化,到了必须得要做手术的时候。

于是,凌志军接受了开胸手术的提议,并且在石木兰的引荐下,选择了刘向阳医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凌志军是一个在就医上极其有个人主见的病人。凌志军认为,最后是否选择医生的就医方案,决定权是在病人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病人会选择花最多的钱去治疗病症,武断地将“花钱”和“医好病”划上等号,其实十分不明智。

凌志军之所以选择石木兰和刘向阳,是他们最终会将接受治疗方案的权利交托病人手中,哪怕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他们也绝不盲从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之后,凌志军接受了开胸手术。这算是他为这次肺癌所做的少数“治疗”。

他的肺部肿瘤虽然已经切除,颅内的肿瘤仍然存在。

凌志军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把二者分开来看,而不是混为一谈?

最初会将二者混为一谈,是因为医生认为颅内的肿瘤是肺转移的结果。如今肺部的也已切除,现在颅内的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是,凌志军仍然拒绝选择了开颅手术,并且再一次拒绝了医生的化疗提议。因为化疗只能把60%的存活率提升2个百分点。

而化疗对身体带来的戕害,是大众有的一个共识。凌志军在两相权衡下,不愿为2个百分点冒险。

更有意思的是,凌志军甚至开始停止了中药治疗,也不去看中医了。他希望把更多的重心放在生活上。

四、悠闲生活但不平淡

从患癌开始,凌志军一直试图让生活始终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中,他放慢了生活节奏,尽量减少工作量。

原本凌志军主要工作城市是在上海,与北京的家人分开两地,自从确诊癌症后,他将自己的生活重心转移回了北京。

癌症让凌志军开始学会改变生活方式。

他不再是那个为了工作而匆匆往嘴里塞两口面的人,他会花一个小时时间去品尝佳肴。

对凌志军而言,最具标志性的改变,是他开始手冲咖啡。原本,凌志军对咖啡一物没有什么喜爱或厌恶。

但是,从患癌之后,凌志军会每天早上半小时时间给自己冲一杯咖啡,从咖啡机研磨豆子开始,这种安静静谧的节奏,让时间就这样流淌过去。

许多他的朋友,在凌志军身体好转后,都问凌志军每天都在干什么,凌志军说:“不干什么。”

这对于在世上仍旧汲汲营营、身体健康的朋友来说,简直很难理解。但凌志军却明白,他每天漫步郊外、晒晒太阳,是多么大的奢求。

“闲暇”的定义,就是在享受浪费时间的过程。而凌志军对这种“浪费”甘之如饴。

凌志军给自己制定了十个想做的事情,不是必须得做,也不是十分难办的事情。而是一些慢悠悠地去进展,就能做到的事。

比如说去某餐馆吃喜欢的菜品,给儿子做一顿饭,陪妻子出国玩,再去游一次泳,去乡下住几个星期,和同事再见一面,买个相机玩玩……

但悠闲并不等于平淡,凌志军的十条想做的事情中,有一条就是——重返雪山。

凌志军一直都对滑雪运动情有独钟,他以为在患癌之后就没有机会再站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之巅,但是“梦想”让他有了这次机会。

这已经是2011年的冬天,距离凌志军患癌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他颅内的肿瘤被判定为良性。

凌志军在山峰上,重新感受到了滑雪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在这里,凌志军重遇了他的滑雪教练。

2007年的时候,教练曾去探望他,凌志军那时正处于刚患癌的迷茫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对教练说:“你去吧,记得代替我多滑几遍。”

当时他以为这种快乐只有来世能做到,没想到四年后他不仅来了,还在这里遇上了滑雪教练。

滑雪让凌志军身心愉悦,身心愉悦更有效治疗癌症。

凌志军在滑雪的时候,想起了自己要做的十件事的最后一件事,那便是:

告诉癌症病人和他们的家属,癌症并不可怕。

结语:

凌志军的抗癌经历十分成功,一直到2023年他依然身体状况良好。

这期间他学会了一种更为开放的生活模式,去应对癌症所带来的精神压力。

距离他被诊断出癌症晚期已经过去16年,其至今仍健在。从凌志军的抗癌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始终在用脑子去治病,没有完全盲从医生的劝导。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最为重要。

与此同时,学会遵循医生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医生肯定能给出病人最为专业的治疗方案,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凌志军在他自己的书中提到了治疗癌症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点,那便是“需要治疗,但不过度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报.《凌志军:一个“向死而生”的传奇——评《重生手记》》
[2]新京报.《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
[3]凌志军.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