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非常矛盾。

一方面,美国知道新中国是红色政权,所以对中国处处提防;但美国在东亚还有很多利益,所以美国政府也想跟新中国交往。

在解放战争时,美国依旧保留很多驻华大使馆,想跟中国大陆继续保持关系,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才彻底断了中美交往。

50年代开始,美国更是带着西方封锁中国,并禁止国内华人、华侨和新中国的所有来往。

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有身份的华侨,都可能引起中美之间的政治斗争,其中以军工专家们的行迹尤为被重视。

在这一时期,一个加州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是中美之间拉扯的焦点,他叫钱学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是美国空气动力学界的名人,是科学巨人冯.卡门的徒弟,他参与研制过一系列美军先进武器,被美国视为“影响国际平衡的科学家”。

早在1950年,钱学森就要回国,但却被美国移民局逮捕,软禁5年。

在那几年里,美国方面一直拒绝释放钱学森回国,好在他的老师冯·卡门和学生们为此进行过多番努力,才最终和中国政府一起促成钱学森回家。

那么,作为钱学森导师的冯·卡门,和钱学森之间究竟是多好的关系?当年他为钱学森回国做出过哪些努力呢?

一、冯·卡门和钱学森:只有钻石能雕刻钻石

钱学森是浙江临安人,生长于上海,中学后前往北京生活,1929年18岁那年考入交通大学。

1934年,钱学森用“庚子赔款”留学于美国,求学于麻省理工学院,是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极少数的华裔学生。

在该校拿到硕士学位后,钱学森前往加州理工读博士,在这里,他遇到了让他一飞冲天的恩师——冯·卡门。

冯·卡门教授是20世纪的天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的巨人,外号“超音速之父”。他是犹太人,匈牙利籍,祖上几代人都非富即贵,而且有研究科学的传统。

早年,他在欧洲游学,曾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皇家理工大学、德国格廷根大学、法国巴黎大学、亚琛工大学等学府求学、任教。他师从德国力学大师路德维希.普朗特,1911年提出“卡门涡街”理论扬名世界。

此后,冯·卡门长时间在德国活动,并于20世纪初接到了美国的邀请,前往美国任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学术界,冯·卡门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因为他不仅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学术水平,还深深改变了美国大学的学术氛围。

当年的美国大学可不是什么顶级学府,人类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顶级殿堂都在欧洲,美国只是个暴发户,而且在国际上有粗鲁、蛮横的名声,学术上不值一提。

在1926年,当冯·卡门接到美国加州理工的邀请信,请他去建立空气动力实验室时,冯·卡门身边的人,从学生、同事到亲戚都不同意,他的母亲曾说“美国是个强盗国家,极为野蛮。”

不过,冯·卡门在1930年来到美国后,他发现美国虽然不像欧洲人想象的那样坏,但是在学术领域,美国的确落后一个时代。

当时美国的大学是照本宣科式的,无论人文还是科学,老师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教学生,甚至精确到每天教几页书,布置多少道题。

冯·卡门非常厌恶这种教学,于是他将欧洲带来“启发式”的教育和自由学习的氛围传授给美国大学。他的课只讲基本概念,让学生自由理解,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

在教学时,冯·卡门喜欢给不按常理出牌的学生给予高分,哪怕题没做对,只要思维开放,都能及格。他给按部就班的学生低分,如果是抄书或者抄课件,哪怕题做对了也直接不及格。

这种鼓励创新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美国学术界。

1936年,在美国已经读完硕士的钱学森前往加州理工,他见到了闻名世界的冯·卡门。

冯·卡门选学生非常严格,但考试却非常不正式。冯·卡门会选择性问几个问题,让学生现场回答,他不仅看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质量,还会看他的思路。

当时,冯·卡门问了钱学森几个问题,钱学森给他“完美的回答”,冯·卡门非常满意。

冯·卡门是天才,钱学森也是天才,俗话说“只有钻石才能雕刻钻石”,两个出色的人相遇,必然擦出耀眼的火花。

1939年,冯·卡门和钱学森就共同拿出了“卡门钱学森公式”,解决了飞行器突破音速的理论问题,被载入史册。

二、禁止科学家回国,这和美国精神不符

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虽然没被卷入战争,但依然感受到了强大的军事压力。

美国开始加快在武器研制上的投入,所以像“加州理工空气动力实验室”这样的机构,得到了来自美国军方的大量支持。

在强大的资金扶持下,钱学森和几个同学自研火箭发动机,在1940年后取得新进展。3年后,钱学森被美国军方聘用,参与美军导弹项目的秘密研究。

同时,他还被军方授予上校军衔,此后和师父冯·卡门一起,为美军工作了近10年。

1945年,因为原子弹的爆炸,二战结束了。这种划时代的武器让美国学术界大受震动,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都被这种武器吓坏,他们开始寻求限制核武器。

但美国军方却喜出望外,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能让美国站在世界之巅,而要让核武器的威力最大化,就要加快其投放速度。

“导弹+核弹头”,才是核武器的终极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造导弹是冯·卡门和他的学生们的任务,钱学森更是这个团队里的翘楚。就在这一时期,钱学森却产生了回国的想法,并告诉了老师和同学。

一个游子想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天经地义的,冯·卡门也表示了支持,但这个想法让美国政府很警惕。

当时美国境内有不少华人学生,他们大多是抗战前后来到美国,战后都想回国。但碍于中国当时陷入内战,这些人才暂时留在美国。

解放战争结束后,美国下令华人留学生只能去台湾,不能去大陆,部分人听从,但如钱学森、郭永怀等人则坚决不同意。

在1950年,钱学森坚定表示要回大陆,随后被美国军方扣留,美国以“涉嫌贩卖美国机密”为理由,把他关到了监狱。

导师冯·卡门得知这个消息后,赶紧找到军方疏通,并拿出自己和学生们凑的1万多美金保释了钱学森。

冯·卡门对美国的这种行为非常惊讶,因为从建国初开始,美国就是个移民国家,在他的认知里,“自由精神”应该是美国的灵魂。

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吸引了全球各国家的精英来投奔,美国不应该限制他们。

远的不说,就在二战前的10年,因为欧洲纳粹崛起,反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德国和奥地利的大量犹太科学家逃亡美国,给美国带来了科学的巨大进步。

此外,大量的欧洲犹太商人来到美国,也带来了天文数字的资本,这都让美国获益良多。

冯·卡门自己就是从欧洲迁徙到美国的,他无法想象如果未来自己要回到欧洲,美国政府会把自己投入监狱,因为他的祖国匈牙利当时也是东方阵营的一员。

所以冯·卡门坚决反对逮捕钱学森,在钱学森遭软禁后,冯·卡门多次在公开或者私人场合宣传他的想法:“禁止科学家回国,这和美国精神相悖。”

三、冯·卡门投出一票,钱学森被放回国

钱学森被美国监视居住了5年,期间他不许参与科研活动,美国没收了他的工作许可,撤销了军衔。钱学森只好在家里自己搞研究,写作。

冯·卡门和学生有时会来看钱学森,好在钱学森在失去自由后依然保持积极态度,精力旺盛,这让冯·卡门非常开心。

1955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欧洲日内瓦召开会谈,就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谈判。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出席国际会议,和美国平起平坐谈论国际纠纷。

就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掏出钱学森寄给国内的信,指责美国扣押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

最后在和美国讨价还价后,中方释放了美国的飞行员,美国放了钱学森。

不过,事情其实远没有想象般这么顺利,美国同意释放钱学森,不止因为中国政府的努力,还有冯·卡门的关键一票。

在释放钱学森之前,美国政府和军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开了会,大家谈了谈到底放不放钱学森的问题。

军方认为钱学森的知识太过敏感,直接能让中国的导弹事业追上美国和苏联,会“极大地影响国际平衡”。部分科学家同意军方的意见,认为最好把钱学森劝回来给美国服务。

只有冯·卡门坚决反对军方,他支持钱学森回国,这是他的自由。

冯·卡门认为,如果限制钱学森的自由,那以长远来看是对美国的一种打击,因为很多国家将会不敢派留学生来美国,他们可能会前往欧洲或者东方世界,这是美国的巨大损失。

最后的投票里,冯·卡门投出了有关键意义的一票,让钱学森顺利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钱学森踏上回国的航船,在码头和自己的恩师告别,冯·卡门请他以后可以回到美国来看自己,钱学森答应了。

冯·卡门曾对钱学森说:“希望你在你的祖国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在学术上已经不比我差,我永远祝福你。”

钱学森回国后也不负众望,为中国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导弹、核弹等先进武器的研究体系,帮助祖国在60年代研制出“两弹一星”。

晚年的钱学森,一直念叨自己的恩师冯·卡门,他的学术,他的为人,都受到冯·卡门的影响。然而,因为时代治原因,冯·卡门和钱学森这对师徒再也没能相见。

后来,冯·卡门回到欧洲活动,1963年5月6日在德国去世,他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向恩师表达了哀悼,很多高徒参加了葬礼。

可惜的是,钱学森当时在从事军工研究,没能去参加恩师的葬礼,这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冯 卡门:我所知道的"钱学森事件"》,冯·卡门【美】李·埃德森【美】

2、《冯·卡门就希望钱学森继续留美研究与王助来往书信》,张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