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镜诚

人们的审美标准是随时代改变的,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大概了解,为何现在的年轻人对戏曲提不起兴趣。

近日,在中国梆子大会上,山西晋剧院演员张军波演唱完《清风亭》后,主持人白燕升向大家介绍了张军波的基本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军波从吕梁调来省团已经五年,但现如今,他还是个临时工,月薪只有1500元。因为工资微薄难以为继,他只能在唱戏之余靠跑网约车,送外卖贴补家用。

听闻张军波的现状,台下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老师感慨道:“这样的艺术家不给予保护,不给予基本的生存,给谁?”

这其实就牵出另外一个话题,戏曲为何不被年轻人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尝试着向周围人了解对戏曲的喜好情况,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感兴趣。基层戏曲演员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这就导致这个行业从业者不多,自然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戏曲想要扎根于这个时代,就要与时俱进的发展。

我们拿“百戏之祖”昆曲来举例,昆曲在全国流行前,雏形是昆山腔,后来明朝的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用苏州话演唱改为用明朝的官话“中州韵”来演唱。

昆曲也在明末清初发展到顶峰,风靡全国。

可是到了民国时期,昆曲的腔调就不再符合观众的口味儿,取而代之的是京剧。

京剧因为唱词通俗易懂,剧本更加精炼,再加上出现了像梅兰芳这样的名角儿,一举奠定了其“国剧”的地位。

由此可见,大众的审美标准是随着时代改变的,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人们现在都喜欢听相声,几天前曹云金将相声贯口《浑人》和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创新性地结合,深受大家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时俱进,并不意味着将过去的传统全部丢掉。以戏曲为例,在语言发音上如果一味地使用方言进行演唱,受众群体必然会大打折扣。

剧本无法与时俱进,跟上现代的对白和表达方法,也会让听众觉得晦涩难懂。

这让我想起2000年兴起的网络歌曲,当诸如《老鼠爱大米》等歌曲风靡网络时,都被冠之“俗不可耐”的称号,但是20多年过去了,很多网络歌手仍然活跃在娱乐圈而且大放异彩,时间证明了:只要是观众喜爱的歌曲,就是好的歌曲。

人,才是衡量艺术的那根尺。

(@宁镜诚原创不易,禁止搬运抄袭,全网均有同名账号。发现抄袭后,必定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