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易安财险变更股东的消息刷爆保险圈。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关于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监管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银之杰等原持股的7名股东不再持股。
比亚迪以36亿元作价,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全资控股财险公司的车企。按照比亚迪2023年的销售目标是300万辆计算,以新车保费5000元/辆,其新能源车险保险规模将高达150亿元,按照2022年财险行业排名,有望一跃成为近前十位。
比亚迪入局车险行业,或将对保险和新能源车行业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01
易安原股东全面推出,比亚迪成“接盘侠”
易安财险是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2016年获批开业。
作为“明天系”旗下险企,2020年7月17日,易安财险因偿付能力不达标等原因被监管部门实施接管。2022年3月,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易安财险已经“资不抵债”,银保监会原则同意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22年7月,易安财险获批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成为了我国首家破产重整的财险公司。同时,易安财险管理人对外发布重整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包括比亚迪在内的3家公司报名。据悉,其中2家在尽调过程中退出,而比亚迪则提交了重整投资方案。
2023年2月,北京金融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易安财险重整程序。5月,比亚迪100%接手易安财险股权获得银保监会批准。
随着比亚迪的进入、老股东退出,预示易安财险将开启新的征程。
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头,比亚迪为何要收购保险公司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探索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保险应用市场。
02
新能源车险增速迅猛,但传统险企面临“大课题”
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
目前,中国已有20余家财险公司加入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销售,首家批挂牌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分别为中国人保、阳光财险、中华保险、中国人寿、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太平产险、天安产险、众诚保险、亚太财险、三星财险。除了首批12家参与的保险公司之外,利宝保险、华农保险、京东安联、永诚保险、鼎和保险、安盛保险、永安保险、浙商保险、华安保险、紫金保险等中小型财险公司也逐渐加入新能源车险销售市场。
以几家头部新能源车险为例,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王延科表示,新能源车险以及智能网联车险正在成为拉动车险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2022年人保财险共承保467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59.6%,实现保费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72.7%。
中国太保2022年报显示,其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速高达90%,已承保车辆280万辆,提供保额超2万亿元。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介绍,公司已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2022年新能源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7%,高于公司整体车险市场占有率2个百分点。
其他险企也极其重视新能源车险业务。平安产险表示,将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推动车险业务健康发展。
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在年报业绩发布会透露,积极参与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的探索研发,已承接了监管部门自动驾驶方面的专属产品安排,推出了车电分离的新产品。
2023年1月份的承保数据显示,人保、平安、太保等财险“老三家”的新能源车保费份额占比依旧高达73.0%,较2022年末72.0%的市场份额,再度提升1个百分点。
但与火爆增速对应的是,新能源车险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最主要的问题是保费高、赔付高。据中再产险统计,从车损险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汽车出险概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家用新能源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件均赔付约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
出险频率、件均赔款双高也导致了保费高。据中国银保信统计数据,2021年新能源车险的单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出近21%。
03
车险面临新机遇,新能源车企或成“搅局者”
车险是财险第一大险种,随着新能源车占比不断提高,其车险盘子也会越来越大。据申万宏源证券预估,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到1543亿元,2030年将达到12790亿元,约占车险总保费的31%。
2021年,监管发布首款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但从赔付情况来看,行业经验数据积累显然不够丰富。作为拥有诸多数据优势的新能源车企来说,面对新蓝海,相较传统险企具备更多定价优势,因此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宝马、蔚来等正纷纷布局。
目前,特斯拉已在美国本土推出自营车险,其费率要低于其他保司20%-30%。
在国内,除了比亚迪,小鹏汽车早在2018年7月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2022年1月,蔚来注册成立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而理想汽车于2022年6月全资收购银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传统车企则通过入股保险公司方式入局,如广汽集团入股众诚保险、一汽参股鑫安保险、吉利控股集团入股合众财险等。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何小伟表示,车企比第三方的传统保险公司更懂消费者,未来的新能源车险产品将更接地气,创新也更具针对性。科方得投资执行总裁张晓兵认为,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车企在车辆的出行数据、用户驾驶行为监测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介入车险市场后,车企可以利用自身在车辆定损、零配件方面的专业优势,运用车辆运行数据、维修保养数据,在车险精准、差异化定价以及专属保险等方面进行深耕。因此,以新能源车企为代表的实践者有望解决赔付高、保费高的行业难题。
根据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的公告,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10295辆,去年同期106042辆;本年累计销量762371辆,同比增长94.30%。公司4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4,827辆。而比亚迪2023年的销售目标是300万辆。以新车保费5000元/辆保守计算,其新能源车险保险规模将高达150亿元,以2022年财险保费排名,则将近前十位。比亚迪有望成为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领军者,以新能源车市场占比为底盘,结合“车+保险”综合套餐,打通融合链条相互赋能,在电池、成车、保险三方面全面发力进一步影响新能源车市场走向。
相信,随着比亚迪等“搅局者”的进入,新能源车险将进一步完善,根据细分领域发展、不同消费人群诉求等推出更加多样化、定制化险种,构建起兼顾消费者权益与险企纵向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