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志刚)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近5年,全国改造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极大改善了部分群众的生活条件。......政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不懈努力,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人民日报》2023.5.10)
民是国之根本,也是党员干部服务的对象,要更好地赢得民生,就需要关注群众事、解好群众难,才能赢得群众心。干部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厚植民生情怀,更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着力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最后一公里”落实,要主动拓宽干群沟通的渠道,加强民意的沟通、搜集民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问题面前多出实招、硬招,多用实劲、巧劲,多在求实效、干实绩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生实事惠及面广、关注度高,牵动着广大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政府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不变的奋斗目标,秉承为民情怀、深化为民理念,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真正把民生实事工程办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满意工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实事推进工作,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工作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方设法更好地去破题、去解难,切实提高为民办实事的精准度、有效性;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高质量、高效率办理民生实事,既要确保项目进度、更要确保项目质量,着力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要加强统筹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务实担当,勇于直面矛盾,敢于动真碰硬,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往深处做、往实处落,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者单位:江油市太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