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粮食是人类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而粮食储藏有一个长久以来的难题——害虫。为此,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虫措施,如保持粮仓干燥通风,填充甲醛、氧化亚氮等防腐剂,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密封包装下的粮食发生蛀虫、螨虫、霉菌等问题。

什么是中国储粮的“敌人”?

中国储粮的“敌人”是指那些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和数量的因素,这些“敌人”既包括天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然因素是中国储粮的主要“敌人”之一。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台风等不可预测的天气现象,往往对粮食丰收、质量存储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在2018年世界自然灾害报告中,我国面临多次自然灾害袭击,玉米、小麦等作物严重受灾,导致储存管理难度加大。

同时,气候变化也为储粮质量和数量的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时间的高温、潮湿等气候条件,容易导致库房内温度升高、潮湿度上升,从而增加粮食霉变、虫害的风险。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对储粮质量和数量带来了很大影响。首先是储存设备的问题,当现存的仓储设施配备不当、使用不当,储存环境、储存温度、温湿度管理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储存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储藏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储粮质量和数量难以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管理者不能掌握库房内粮食的质量及数量,加之储存、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粮食存储变质、丢失等问题。此外,盗窃、冒称国储标志、贩运等粮食安全问题也随时存在。

为什么密封包装的大米也会生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大米等主食也都被进行了密封包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大米生虫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大米生虫的原因。大米生虫通常是由谷蠹引起的。谷蠹是一种大约3mm长的小昆虫,它会在大米中繁殖并孵化出许多幼虫,这些幼虫会吃掉大米中的淀粉质,直至长成成虫。虽然密封包装可以有效防止谷蠹入侵,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大米生虫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密封包装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质量。密封包装一般会在出厂时进行,但在包装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细小的漏洞或没包好的地方,就可能导致谷蠹侵入。此外,在运输、存储过程中,若不妥善处理,也有可能会使大米产生霉变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密封包装产品之前,我们需要做好检查。

大米自身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密封包装后仍然生虫,如大米本身就太潮湿或有虫卵,这些都可能导致大米生虫。因此,我们需要在购买大米时注意选择优质产品,并在存储过程中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尤其是梅雨和夏季天气潮湿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密封包装只是解决大米生虫的一个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我们保证大米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防治大米虫害?

大米虫是一种常见的仓储害虫,喜欢在储存在粮仓中的谷物中产卵、孳息。大米虫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粮食的质量,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及时防治大米虫害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大米虫害的方法。

清理储藏区域

在储藏粮食的地方,清理干燥、通风、没有污垢、杂物和粮渣。

封闭储藏物品

在储藏谷物之前,应将其密封在透明、具有厚度的塑料袋中,以防止大米虫接触到空气和粮食。

灭虫床

将铁片加热至80-100华氏度,将谷物放在上面,用木棍搅拌均匀,热量能杀死所有的虫卵和虫体。

化学防治

可选用气味较浓的药剂进行喷洒,如五氯酚、松节油、农药等。

生物防治

可施用除虫杀菌剂,如“卡布”、“多飞杀”等生物杀虫剂。可以拌入小麦和稻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度控制

在房屋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循环,并确保室温始终保持在20度左右。

虫害对于粮食储藏和供应产生的严重影响不容小视。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虫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有效利用,为提高国家整体粮食供应的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粮食安全和防虫措施,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校稿: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