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经》开篇讲述了宇宙创生,生命的起源及演化。第二章,描述了人类的现状,不知从何时起,人这种生灵,从一体的世界,误入了“二元对立”的幻境。

在一体的世界,没有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高与低的分别,实相里,一切都是平等,一切都同样神圣。

然而,当人有了“分别念”,就已是从一体的实相里,进入到分离的幻象里了。

有如《圣经》里的亚当与夏娃,一偷吃了善恶果,就被逐出了天堂。其实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比喻。人一旦有了善恶是非等分别,就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道生一,一生二”,阴阳本是同体,但人的头脑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对人事物进行分别和评判,这是一种“分离”的认知。这种扭曲的认知方式,是世界上的一切冲突的起源,包括外在的冲突,和心灵的冲突。

不评判,是符合“道”的德,是人的心灵本体。评判,是在头脑投射下二元对立的产物,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迷思。无论评判它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本质上都是虚妄的,并且会制造冲突和混乱。

一、美丑之分,制造了焦虑和冲突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拿“美”这件事来说,当你在界定什么是美,必然会同时产生一个丑的概念。当社会有了一个美的标准,比如说大眼睛、双眼皮、白皮肤,那么小眼睛、单眼皮、黑皮肤也就被“美”阻隔在外了。

当大众都在追求美的时候,也等于是在排斥丑。有了追逐,就有了排斥,因此也就有了冲突。

被判定为“丑”的人,为了逃避内心的冲突,有几种表现:

第一种人,努力地修饰自己,不断地造作,比如割双眼皮、做整形,为的是赢得他人的赞美,以此让自己内心感觉好一些;

第二种人,会对“美”的人心生嫉妒,通过贬低他人,获得内心的平衡。

第三种人,虽然对自己的外形也不满意,但外在无力做过多的改变。他们本性并不争强好胜,也不嫉妒他人,却因外貌,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自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这些表现,都体现了一种内在的冲突,这是“美丑”被定义下的后果。

不但“丑”的人会产生冲突,“美”的人也有冲突。因为在“分离”的世界里,人类不但爱贴标签,还喜欢给事物划分等级。同样是美,还是有分别,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所以哪怕你被公认为是“美”的,你的冲突也不会停止,因为永远有比你更美的人存在。而你的美,永远在被比较中存在。

二、善恶之分,制造更多不善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再拿“善”这件事来说。善恶、好坏,是人类心智中的一根最深的刺。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人性总是相信,善良的人会上天堂,邪恶的人会下地狱。

然而,从宇宙全息的角度看,没有所谓的善恶、好坏、对错的区别。因为善恶、好坏的标准,只是人的大脑根据集体意识的标准,为自己和他人附加的价值判断。

比如,人们会评价这个人是好人,那个是坏人;但不会评判动物,这个是好动物,那个是坏动物,这是一头善良的猪,那是一头邪恶的猪,因为猪在人眼里,几乎都是食物,所以没有善恶之分。

所谓善恶的标准,只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评判的。如果动物有一天不再愚痴,也有了所谓的“自我”,那人类在它们眼里,也都是邪恶的。因为一个自认“善良”的人,可能每天也在吃它的肉。可见善恶也是相对的,看你站在什么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类社会,被认为最邪恶的人,应该是那些十恶不赦的杀人魔。这些人与其说它是恶,不如说是在“分离”的幻境里陷入得太深。所谓的感同身受,在他们的世界里,几乎不存在。这类人完全困在了自己心灵的孤岛,觉知不到他人的感受和痛苦,正是这种“分离”的幻象,造成了许多的悲剧和灾难。

而我们普通人,只是在分离的幻象里,陷入得比他们稍浅一些。如果我们将某些人定义为“恶”,其实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可以说,人类已经集体落入了一个二元对立的分离幻境,差别也只是陷入的深浅。

只有觉悟者,才能够完全破除分离的幻象,证悟一切生命都是一体,没有分别。

当一个人有了分别心,就有了烦恼。一个初来人世的婴儿,和这个世界是合一的,没有分别心,对人没有善恶评判,也不会因为自身的美丑而升起任何烦恼。

三、一颗平等心,免除“贪嗔痴”之苦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种美与丑、好与坏、高贵与卑微的标准和分类,是人类冲突的起源。当我们身处“高贵”,自认为优越于他人,便心生傲慢;当我们身处“卑微”,自我看低,便会心生自卑或是嫉妒。

人性中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焦虑等情绪,都是源于“分离”的幻象,所以本质上也是虚幻的。因为这种“分离”的认知,将本来平等的事物,区分出了高低贵贱。

因此,老子说,当天下人都认定某个人或行为是善的时候,这种评判本身,就是不善的。因为一区分,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陷入了二元对立。而这种对立,就是不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在人类生活的世界,有二元但没有对立。任何两极的事物,都是相依相生的,一切事物也都是相对的。你不可能追逐一个的同时,可以抛下另一个。所以,要保持平等心,不仅众生平等,而且诸法也是平等,这正是佛教里的“中道”思想。

在道家这里,老子也告诉我们,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反义词,都体现出了事物的阴阳两极,它们互相成就,没有哪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所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所有,无不是这个道理。想要追求光明,先要接纳阴影,尊重事物的本然,不妄做分别与评判。

四、做无为之事,功成而身退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开悟之人就是如此,它安于任何状态,包容万物,从不评判好坏对错。圣人做事,也是按照自然大道行事,在头脑中,不会有“善恶”的概念产生。

想做善事固然是好的,但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它决定了你是真正的“菩提”,还是只为了满足“自我”。许多修行者,在行善的时候,难免头脑里会有一个形象:一个行善的自己,以及一个被帮助的人。其实,这都是幻象。

佛说,菩萨行善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头脑里没有这些人我相的分别。在胜义菩提心中,发心的菩萨不存在,要度化的众生也不存在,完全没有自我和他人的区分,也没有一个关于“善”的概念,有的只是无我之中的慈悲。

老子也提醒我们不要分别,用心做事,而不刻意去追求什么。

一个悟道了的人,必然是善的。他看见有人需要帮助,就自自然然去帮助,没有其他妄念产生,也不会批判别人的善与不善。不会自认为比他人更善,而宣扬自我,或是用说教的方式教化他人。

这就叫,“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开悟了的人,对这个社会有爱心和责任,他会做力所能及地事,来利益众生,没有任何条件和推辞。这就叫“万物作焉而不辞”。

开悟者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盯着个人利益。也不因为有了某种功德,而想要去占有什么成果,或是彰显个人成就。这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就像生养万物的大自然一样,它默默无闻地滋养天地,却从不会跟任何人邀功;它只是自自然然地去做,也从不跟任何人争名夺利。看到众生欣欣向荣,它却选择默然不语,不被任何人注意。这就是“功成而弗居”,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

正是因为“不居功”,那个被世人需要的位置,反而永远不会被取代。

这就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其实就是在讲人类的分别心。

圣人没有分别心,无论是老子、佛陀、还是耶稣,他们不是懦弱的老好人,他们只是开悟的智者,证悟了宇宙的实相就是一体,没有分别,也无法分离。

当一个人彻底领悟这个事实,不再有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和对立,他自然就会像圣人那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会去评判任何人,更不会嫉妒或是仇恨任何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