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察言观色、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大肆攀附,谋求政治上位;然后是江湖结义、互通款曲、拉帮结派,不断巩固势力;最后是利欲熏心、独断专行、为所欲为、腐化堕落,直到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打回原形。梳理近年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多个腐败案件发现,腐败分子的上位和蜕变腐化大都经过如此“三步腐”。

近年来,在作风建设日趋发力的当下,很多干部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伸了不该伸的手,而被拿下,有的在岗在位在职时被调查,有的退居二线后被调查,还有的退休后数年依然没有逃脱被查命运。究其原因,就是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在左右干部的结局,只要是贪腐了,那么,都不会有好结局。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曾经风光无限,可以吆五喝六,可以颐指气使,但当做了违法乱纪的事以后,一切都将被清零。

一些干部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惜想尽各种办法进行贪腐,“三步腐”就是他们的真实贪腐过程和写照,先是巴结逢迎领导坪,再是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最后掌握了一定的实权力就开始为所欲为。可以说,只要是干部服务态度不端正,一切为了自己而不是想着群众,那么,这样的干部早晚会出问题。开始可能是“小打小闹”,以为吃点喝点不算啥,之后就会拿点占点不算啥,最后可能会是直接索要,将黑手伸向管理和服务对象,而得逞之后,更会越来越刹不住车,最终让自己身陷囹圄。

贪腐者不会有好结局,那么,要想防止干部贪腐,要想让干部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还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经常开展培训,帮助干部树牢为民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力度,以强有力的问责执纪,制止不良行为的同时,更能有效震慑其他干部,让所有人都心中有敬畏、行动有禁止。(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