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儿童孤独症患儿。每年的4月2日,是联合国大会指定的世界孤独症患儿关注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孤独症日。在这一天,全世界都会将注意力关注到孤独症患儿这一特殊群体,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孤独症,各国标志性建筑也会为患儿亮起代表孤独症的蓝色灯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独症谱系障碍往往起病于发育早期,多在36个月以内。其中约2/3的患儿于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在经历1~2年的正常发育阶段后退行性起病。早期临床表现虽不明显,但干预得越早,患儿的愈后往往更好。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保证在发病早期能够准确地识别患病的患儿。

在美国,一项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多中心监测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中有85%在患儿36个月之前,对其一般发育迟缓表示过担忧,但只有61%的儿童在48个月内曾经接受过综合评估,平均要52个月才能做出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这样的数据还是来自于精神医学相对发达且更受重视的美国,在我国,平均诊断年龄很可能要来得更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于孩子的发育迟缓问题,中美之间其实没有明显差异,美国的家长们也不愿意轻易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孤独症患儿相联系。所以,即使在36个月之前就已经发现异常,仍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去拜访专科医生,通常需要患儿的相关症状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帮助到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当然要更早的去发现,去诊断,更早的开展系统的治疗和干预。因为只有在36个月之前开展干预措施,才可能得到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有机会到本地的特殊教育幼儿园同患儿家长们共同探讨对孩子们更有利的干预措施。怎么形容呢,那应该是一群我所经历过,最认真听讲的学员,从他们真诚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热切的希望。可即使在特殊教育幼儿园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的干预开展得太晚太晚。很多家长都表示“如果能早一点听到这些课程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典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即使在幼年,患儿的发育仍然与同龄人存在明显的不同。如果能更早的掌握这些区别,就一定可以更早的发现患儿发育迟缓的问题,;’如果足够理智,就应该带已经出现发育迟缓的患儿及时就医;如果及时就医并顺利确诊,就应该尽早开展系统治疗,如果尽早地开展系统治疗,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尽可能地恢复患儿的功能,帮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