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一个关于农村土地的话题引起了不少农民的热议,那就是“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将到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那么农村的土地会不会进行重分?无地的农民能否得到土地?”

关于这个话题,也有不少专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一位专家表示,要让大部分农民满意。很多朋友不理解这位专家的意思,什么是让大部分农民满意?是不是表示不会重分土地?本期,笔者就农村土地承包跟大家聊聊,相信大家看完以后心里就有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土地承包制度的形成

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在当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很差,所以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决定对农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好。而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在2020年的时候,国家决定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也就意味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将再延长30年。

土地二轮承包即将到期

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是从1997年开始的,也就是说,到2027年就会到期。不过,有部分地区第二轮土地承包是从1993年开始的,也就是说即将到期,在今年就会面临重新承包的问题,因此很多人就十分关心,这一部分到土地承包到期的人,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实际上,根据我国在2022年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所提到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将顺延30年,所以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土地是不是会重新进行分地?

实话实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农村的土地并不会进行重新分地,也不会进行重新承包,因为我国土地实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

很多对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不太理解,比如说,现在农村地区的90后基本都是没有地的,而90后结婚之后孩子也是没地的,那么他们若是想回农村搞农业,那岂不是就会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吗?

其实这个理解就错了,要知道我国的土地承包并不是以“人”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也就是当年开始实施土地承包的时候,将农村土地平均分配到每个家庭。也就是每个农村家庭有8、9亩地,这个土地面积是不变的。

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意思,就是农村家庭的人口增加,所承包的土地面积不变,家庭人口减少,土地承包的面积也不会减少。农村的90后及90后的孩子虽然没有地,但是他们爷爷奶奶那一辈有地,他们都是一个家庭的,因此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土地也算90后及90后的孩子这一批农村人口的土地了。

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2种议论比较激烈声音,一个是人口增加了的农村家庭,因为人口多了,人均土地少了,所以想重新分地,以增加自家承包土地的面积;一个是人口减少了的农村家庭,人口人口少了,人均土地多了,自然不希望重新分地。那么怎么办了?这就要说到今年要实施的新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土地新规已于5月1日实施

农村土地新规已经于5月1日正式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有偿退出以及自愿有偿退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规定。

就上面的那2种议论比较激烈的声音来说,若是重新分地,对于人口少的农村家庭来说好像有些不公平。因为,村里面没有更多的土地了,没法给人口增多的农村家庭分地了,家庭人口增多的农村家庭想要增加土地,就得去人口减少的农村家庭手里“抢”,这就会造成农民之间的矛盾,这肯定是不利于农村发展的。

为此,国家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案,那就是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有偿退出等几个方面。比如有些农村家庭虽然有地,但他们已经定居到城里去了,在农村的承包地没人种了,那么他们占有这块土地是不是有些浪费呢?因此,这类已经不在村里生活的农民朋友,可以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需要土地的村民,又或者将土地有偿退出归还到村集体,村集体再将土地分配给需要土地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目前这些土地新规只是试点。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一点土地都不分肯定是不行的,这对于那些人口增加的农村家庭来说不太友好,但分土地的话又对人口减少的家庭来说不公平。因此,就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有偿退出的试点,找到折中的办法,让大部分农民满意就行。

总结

总的来说,农村地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将延长30年是已经明确了的,但土地会不会重复,还得看之后的试点效果了,效果好,大部分农民也满意,或许会重新分配部分土地,也就是那些土地流转的以及有偿退出的土地。效果不好的话,相信国家也会给出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你觉得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应不应该重分农村土地呢?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