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

据数据调查,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的青少年死于自杀,有14%~20%的青少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曾经出现过自杀的观念,而六成自杀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不好,也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抑郁状态,他们只会在日常生活中困惑:“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从而对自我价值产生了否定和质疑。

但是却有一些父母只看到表象,将青少年的抑郁症视为叛逆,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叛逆、不想学习。这种误解往往会加深亲子矛盾、家庭冲突,甚至加重孩子的情绪问题。因此,及时发现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尽早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孩子应对抑郁情绪,避免孩子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尤为重要。

那么,除了向专业医生寻求药物和心理治疗等帮助外,作为父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理解、倾听孩子的想法,陪伴孩子

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接纳孩子的感受,在和孩子沟通时,真诚且耐心的听孩子讲,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2、适量的运动

运动能使人体的多巴胺分泌,提高人的愉悦感。这里的运动项目主要是做有氧运动,比如羽毛球、兵兵球、游泳,骑自行车等适宜运动,运动力度不可过强

3、保证饮食健康均衡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进食量不足或者暴饮暴食,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的进食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学会赞赏孩子

可以每天安排一点能够让孩子感到 “愉快”或者有“成就”的任务。抑郁情緒的孩子更应当有一些小的任务,这些小任务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偷快感〞 和“成就感“。例如每天坚持练习一页毛笔字,然后鼓励赞扬孩子。

5、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抑郁情绪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往往采取躺在床上等方式,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恢复“体力”。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正确。相反,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维持一定的生活规律非常重要。

6、正视孩子生病的事实

当孩子患抑郁症后,有很多家长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我的女儿很阳光,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 “他想要什么我都满足,怎么会抑郁”。拒绝或否认现实并不会改变现实,只有先接纳现实才能更积极地改变。父母选择回避或无视孩子生病的现实,并不会加速孩子的康复进程,而是可能加重孩子的抑郁情绪,更有甚者会耽误孩子病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