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公示
其中,玄武区获二等奖2项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等奖
自主·融通·共生: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吴邵萍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小学“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探索
余 颖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自主·融通·共生:
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教学成果“自主•融通•共生: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针对上世纪80年代课程程式化、封闭性等问题,以“彰显主体性”为目标,以“自主、融通、共生”为理念,历经27年研究形成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方案与实践模式。
1
确立了彰显幼儿主体性的开放性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彰显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人,是自觉能动、独立自主、友好合作、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生活、游戏和学习,自主选择、独立判断和主动发展。课程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保障其充分的发言权、选择权和自主权,关注其整体性发展。




2
构建了整合融通的课程实施模式
课程内容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打破时空、家园、师幼、年龄、领域等界限,内容渗透整合,预设生成结合;以“4+1”(4日园内“小园子”与1日园外“大世界”)实施无边界的主题活动、自适应的区域活动、共成长的混龄活动、高联结的家园活动;构建以幼儿自评为核心的多主体评价,形成有机融合的课程整体框架。


3
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全景式联动机制
以幼儿园-家庭-社区-高校为协作共同体,形成全员、全程、全域和共建、共享、共育的全景式联动机制。课程建构过程是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开放性课程成果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近十轮验证,被逐步应用到集团园、拉手园、省市教师培训基地、地方国培项目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中,研究成果被央视、新华社等多次报道且浏览量累计超七百万,获得广泛赞誉,国际学前教育专家认为“这个幼儿园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
小学“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探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并创新儿童发展为旨归的本土理论与实践,以传承发展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核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经20年探索形成如下成果:

1
丰富“童心母爱”的思想意蕴
以“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时代阐释,从学理层面明晰了“童心母爱”内涵、特质及价值等。

2
构建“臻于生长”的实践体系
以“缤纷的课程”为依托,形成了有内在磁力、情感温暖和探究空间的“召唤性课堂”,融通学科、关联生活、广泛合作的“共创式活动”,和谐完整、互为链接、全域交往的“浸润式环境”,多元润泽、促进改善、全面发展的“激扬式评价”,形成暖融融、活泼泼的育人实践样态。

3
创生“润泽童心”的行动路径
以“斯霞式”教师培养为着力点,构建亲近、平等、激扬的师生关系,发扬实验精神,团队创新实践,以润心的方式培根铸魂,实现轻负高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形成良好育人生态,培养有爱心、有童心、有慧心的儿童,塑造一批斯霞式教师(含近二十名国家教学名师及特级教师)。出版21部专著,发表1068篇论文(核心57篇)。成立“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推广至全国70余地区,国家级媒体数百次报道,形成十余个国际交流项目,以扎根中华文化的自信走向世界。
拟稿:李 玮、张岚
审稿:陈克俊、李丽
审核:张恒柱
发布:徐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