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良好阅读风尚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与民族,阅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人们的阅读水平。

花园路街道于2023年5月20日在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阅读活动——儿童换书大会暨公益慈善市集,辖区内三十余组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知识、科技、信息主导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知识、阅读的需求热潮从未退却。鼓励市民分享阅读,让闲置好书流转起来。用闲置换所需,可以看作一种既环保又实惠的阅读方式。家庭存有的图书中,很大一部分是被闲置的图书,除部分经典著作和特殊收藏外,大多图书不需要反复阅读。尤其是一些儿童读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图书会被闲置,造成资源、空间、经济等方面的浪费。

“换书大集”活动提倡“共享阅读、绿色阅读”的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体现了该活动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社会效益。让书刊在交换中发挥作用,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到想要的图书,也可以激活社会中的海量闲置纸质资源,让每本书找到其读者。对推动全民阅读,实现知识传递的价值和增值,有着积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结合北京市慈善协会联合各区县慈善协会共同开展的基金筹募活动——“春雨行动·应急救助”,以及花园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打造的“流动图书馆”项目,在文化活动中,加入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增强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园路街道一直以先进指导思想为指引,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立足区域实际和群众期盼,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牵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自有文化品牌,建立特色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花园路街道深入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核心思想,探索出了一套具有花园路特色的党建引领下的以文化促进社会治理的服务理念和工作。创新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以文促治服务居民、联系企业、动员高校,有效激活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花园路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