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肥市地铁中几乎所有英文标识全部换成了中文或者是汉语拼音。

其实这并非是第一个将地铁中标识改为汉语拼音的城市,早在几年前北京、郑州、哈尔滨等城市都做了类似的修改。

改革开放后,我国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英语更是成为中高考的考试科目,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英语差而无缘大学。

为了能够更快的融入国际市场,我国在英语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不过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很多国家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很多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孔子学院更是遍布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文似乎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最热门的专业,很多人为了能来中国做生意,日以继夜的学习中文,因为他们明白那个东方国家有着独特的魅力。

还记得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去美国,他们为了能够前往美国拼命的学习英文,他们觉得那里才是天堂。

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被称为海归,不管到底有没有实力,有几分实力,工资待遇都会远远超过国内大学毕业的人。

可是如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幼稚和可笑。

中国在近些年腾飞的趋势不可阻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中国学习、发展,甚至是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对中国的治安赞不绝口,无数人开始学习中国话,报名参加汉语课程。

根据统计,国外目前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累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已经接近2亿,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根据国家汉办的数据,截至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平均每31个人中就有1人曾学习和使用中文,美国、俄罗斯、爱尔兰等国更是将汉语列为高考科目。

可见汉语的火热程度已经势不可挡。

近几年全国都在积极推进高考英语的改革,有些地区已经将英语考试设为一年两考,选取两次考试中最好的那一次作为高考成绩。

很多省份的中考英语也由最开始的150分降为120分。

不仅如此,一些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将英语作为选考科目的建议,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可见,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有了去英文化的意识,大家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去崇拜西方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汉语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与中国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中国人从一开始的崇拜欧美文化,到如今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与中国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尽管地铁去英文化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这也反映出新时代,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