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免费相声是未来相声的趋势,必将打败剧场相声,成为主流”。

这几天类似的文章有很多,看上去是在讨论相声的未来,实则就是为了捧一个踩一个,捧谁我就不说了,因为这几天这个事成敏感词了,只要说不好,就会面临“双重打击”,被举报限流,被“粉虫”叮咬。

但这个现象我觉得还是值得聊一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把电商对线下实体店形成的打击套在了相声上,认为相声能在网上免费看了,就不会买票进剧场了。

这话猛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稍加琢磨,就会发现,纯粹就是城门楼子和扁担钩子,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一是相声看的是角儿,听的是味道。

打个比方,我想买个手机,要么到实体店去,要么在网上买,看好了型号和款式,哪里便宜方便就去哪里买,买回来的东西没什么区别。

可相声能一样吗?拿《大保镖》说,张三说他听过少马爷的,李四说听过李宏烨的。说起来都是同一个段子,可其实却不是一回事。

听戏也是如此,唱过《花为媒》的不少吧,可我就爱听新凤霞的。那李凤霞王凤霞在网上直播唱了这个戏,会不会导致我从此不听新凤霞了呢?当然不会。

歌曲也适用于这个道理。前两年赵雷的《成都》,网上到处是,连老太太都用它跳广场舞了,为啥演唱会上赵雷一亮相,现场观众还会激动不已呢?

德云社的相声,那边刚演,这边就上了网,可为啥票房还能那么好呢?

如果按照直播相声可以击垮剧场相声的理论,那人人都在网上等着就行了,干嘛要花钱去现场呢?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相声也好,戏曲也罢,说白了看的是角儿,听的是角儿的那个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无视现场感的相声迷,都是伪相声迷。

花钱到现场看球,坐的远的还得拿望远镜。在家看,特写镜头连球员的汗珠子都能拍得到,多好啊。

按照网上直播相声可以击垮剧场相声的理论,干嘛还要买飞机票,买入场券到赛场去看呢?

还有看电影,在网上买个什么P,基本上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新片子了。再贵的会员也比电影票钱便宜吧?那干嘛还要进影院看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直播相声击垮剧场相声,确切说应该是票房相声,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可言的。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比如我的要求并不高,直播相声也能让我乐得不要不要的,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人将直播相声当作一种新型表演形式而大肆宣扬。我个人看法,这不过是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刻意制造出来的网络舆论罢了。

直播相声之前并不是没有过,自从春晚开始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以后,就有了直播相声。自媒体时代来临后,一些小型的民间相声班子也在园子里进行过直播。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也采用了直播方式。

如果从画面等方面来说,以上说的几个例子,远比那种竖屏的直播画面看上去舒服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有现场观众的配合,起码在气氛方面,体验感也要好出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直播间里说相声,我个人浅见,走不了太远,很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一对儿相声演员会说多少个段子,如果反反复复只说十几二十段,对真正的相声观众,自然就没兴趣了。

还有,艺人卖艺图的是什么?当然是票子。可如果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段子,谁愿意掏票子呢?除非那票子是大风刮来的。

可能有人会说,剧场相声不也是老段子来回说吗?是,但别忘了,人家那叫现场,有氛围啊。而且园子里的相声经常会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中,临场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现挂来,那种欢乐,是直播间里说相声无法做到的。

直播间说相声和从前撂地一样,靠的都是路人的打赏。假如一个艺人在一个地方说了三天,连半拉烙饼也赚不到,您说他还会在原地坚守吗?同样的道理,如果直播说相声真说成了免费听相声,您觉得主播是会为了艺术继续无私奉献呢,还是会撂挑子走人呢?

当然,对于一些不知名的演员来说,在园子里说一晚上挣个百八十块,而在直播间里弄到三头五百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愿意在直播间里待着了。

直播间里说相声对演员来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包袱响不响,节奏怎么样,这些都需要从观众的反应中去获取。

二是,好的作品必须通过舞台的打磨才能诞生。

更重要的是,一个演员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说相声,还谈什么提高专业水平,不下降那才是见了鬼了呢。

当然,如果哪位演员的境界已经达到了舞台没有大小,宁可不吃饭,也要去奉献的高度,自然也就没必要考虑相声在哪儿说这种低级的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