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5月17日,“2023中国有约国际采访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浙江舟山,中外媒体记者参观了岑氏木船作坊。岑氏造船第四代传承人岑国和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了传统木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千百年来,在舟山海岛上产生过无数个以修造船为生的能工巧匠,形成众多为造船服务的小作坊、工场和木行。岑氏木船作坊就是其中的代表,其造船历史一直可追溯到19世纪末,在百年发展中将古船建造技艺薪火相传,继承了传统全套的木船建造工艺,至今已有四代传人。岑氏木船作坊以打造木帆渔船为主,其古船模型复制建造技术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岑氏木船作坊坚持传统木船建造,并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使之显现出新的活力。

“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但我们仍通过各种努力,培养了许多下一代的中坚力量。”岑国和介绍,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岑氏作坊还建立了传统木船非遗展示馆,在场馆内展览各类木船模型、木船制造工具,并向游客们介绍船只制造流程,展现浓郁的吴越海洋文化特色,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岑氏木船作坊的场馆设施与教学设施越来越成熟,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2018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岑国和还赴阿联酋领取了“最佳文化遗产实践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国内走向了国外,用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

岑国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海内外合作迈入新阶段,“郑和二千料海船”模型的成功复制让他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希望有一天能够带着“郑和宝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文 苏翃 许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