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穗雅医院口腔黏膜科:主要治疗:口腔溃疡、唇炎、口臭、舌炎、口角炎、等口腔黏膜疾病问题

味觉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对饮食的选择,使其能根据自身需要及时地补充有利于生存的营养物质。味觉在人体摄食调控、机体营养、排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代谢调节中均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这些味道都是由酸、甜、苦、咸、鲜5种基本味觉组成的。

当人们出现味觉异常,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症状,伴有消极情绪,感到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者还会伴发抑郁症。因无法感知味觉,人们可能会摄入过多的盐、糖等,进而诱发或加重一系列全身系统性疾病。

导致味觉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常见的就是灼口综合征(口腔黏膜疾病的一种)。

  伴发灼口综合征的味觉异常

  灼口综合征与味觉异常的关系

味觉异常在灼口综合征的患者中发病率为11%~69%,而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6%~11%;但是也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得出二者间的联系较微弱。

  临床表现

灼口综合征伴发的味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味觉障碍、味幻觉以及味觉敏感。味幻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内出现金属味或苦味,味觉敏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苦味、酸味更敏感,味觉障碍的患者表现为对甜味、咸味的感知程度变弱。

  灼口综合征与味觉异常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

1、灼口综合征伴发味觉障碍的可能机制。对于伴发于灼口综合征的味觉障碍,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无定论。灼口综合征患者口内的菌状乳头、叶状乳头有受损,而舌乳头的密度与味觉存在密切联系,因而影响味觉。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口内、鼻内小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神经纤维承担了部分味觉传导功能,因而表现为味觉功能减退。灼口综合征的患者出现味觉障碍也可能是由于鼓索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会选择性激活三叉神经,使患者在进食热食时出现烧灼痛和味觉障碍。灼口综合征的可能发病原因之一是性激素水平异常,而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患者对于苦味和甜味的敏感性减。同时,灼口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口干症状及用药情况等也与味觉障碍有一定的联系。

2、灼口综合征伴发味幻觉、味觉敏感的可能机制。灼口综合征的患者出现味幻觉或味觉敏感的原因包括:菌状乳头密集,舌咽神经兴奋,末梢神经纤维脱髓鞘,鼓索神经功能减退等。菌状乳头较密集的人群更容易患灼口综合征,因此,灼口综合征患者大多对味觉刺激敏感。灼口综合征患者出现味幻觉或味觉敏感,也可能是由于鼓索神经受损导致舌咽神经兴奋所致。该类患者口内可能有一些神经纤维出现脱髓鞘现象,从而引起烧灼痛和味觉敏感甚至味幻觉。